[发明专利]检测喹噁啉-2-羧酸残留的免疫胶体金试纸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11290.0 | 申请日: | 2012-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904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发明(设计)人: | 乐涛;贾渝跃;徐建;何红秋;牛晓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市科学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N33/558 | 分类号: | G01N33/558;G01N33/531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前沿专利事务所 50211 | 代理人: | 郭云 |
地址: | 401123 重庆市渝***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检测 喹噁啉 羧酸 残留 免疫 胶体 试纸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兽药残留免疫化学快速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喹噁啉-2-羧酸(QCA)残留的免疫胶体金试纸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卡巴氧作为抗菌促生长剂,广泛应用于畜禽养殖,能促进动物生长、提高饲料转化率、预防和控制猪痢疾和细菌性肠炎。代谢研究和毒理学研究表明,卡巴氧在猪体内迅速转化成脱一氧和脱二氧化合物,其原形和脱氧化合物对人和动物有一定的毒性作用,主要表现为诱癌性、致突变作用、繁殖毒性。因此,1999年欧盟禁止卡巴氧在食品动物中应用,2001年加拿大也颁布法令禁止卡巴氧在市面上销售,2003年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JECFA)对卡巴氧进行了再评价,委员会决定对卡巴氧撤销其最大残留限量(MRLs),该残留限量由JECFA于1999年规定,肌肉和肝脏分别为5和30μg/kg。喹噁啉-2-羧酸是卡巴氧在猪体内最稳定的代谢产物,被欧盟法定为卡巴氧在猪食用组织中的残留标识物。目前在动物性食品中喹噁啉-2-羧酸的分析检测方法有很多,包括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液质连用(LC-MS)、气质连用(GC-MS)和ELISA。仪器检测主要存在仪器购置费用昂贵、样品前处理复杂、程序繁琐费时、检测费用高、不能现场操作等缺陷,所以在生产中应用受到限制。ELISA方法灵敏度高、成本低,在药物残留检测中应用也很广泛,但该方法需要酶标仪等实验室设备, 分析时间长,难于应用与现场应用等局限性。近年来,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GICA)与目前普遍采用的标记免疫分析技术相比,具有简便快速,特异性强、敏感性高,肉眼判断,实验结果易保存,无需特殊仪器设备等优点,因此GICA技术在药物残留检测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目前还没有针对喹噁啉-2-羧酸残留检测的免疫胶体金试纸及其制备方法的专利和文献报道。
发明内容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能快速检测、准确可靠检测喹噁啉-2-羧酸残留的免疫胶体金试纸
本发明的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能快速检测、准确可靠检测喹噁啉-2-羧酸残留的免疫胶体金试纸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目的之一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检测喹噁啉-2-羧酸药物残留的免疫胶体金试纸,包括背板(2),该背板(2)上设置手控区、测试区和样品端,所述测试区位于背板(2)中部,所述手控区和样品端位于背板(2)两个端部,其关键在于:所述手控区由吸水垫(3)和手控区封膜(1)组成,所述吸水垫(3)粘附在背板(2),该吸水垫(3)上表面及外端面和背板(2)外端面粘附手控区封膜(1),所述测试区为粘附在背板(2)上的硝酸纤维素膜(4),所述硝酸纤维素膜(4)上包被有羊抗兔IgG的质控线(5)和喹噁啉-2-羧酸-牛血清白蛋白偶联物的检测线(6),所述样品端由结合垫(7)、样品垫(8)和样品端封膜(9)组成,所述背板(2)上由测试区到外端依次粘附结合垫(7)和样品垫(8),该样品垫(8)搭在结合垫(7)上,所述样品垫(8)上表面及外端面和背板(2)外端面粘附样品端封膜(9)。
本发明目的之二是这样实现的:检测喹噁啉-2-羧酸药物残留的免疫胶体金 试纸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如下步骤进行:
步骤一:将半抗原喹噁啉-2-羧酸与牛血清白蛋白偶联合成偶联物免疫原,待用;
步骤二:将步骤一中的偶联物免疫原免疫兔,得到特异性抗兔抗喹噁啉-2-羧酸的多克隆抗体,将多克隆抗体加入胶体金中得到抗喹噁啉-2-羧酸多克隆抗体-胶体金标记物,将抗喹噁啉-2-羧酸多克隆抗体-胶体金标记物包被在结合垫(7)上;
步骤三:将步骤一中的偶联物免疫原包被在硝酸纤维素膜(4)得到检测线检测线(6),将羊抗兔IgG包被在硝酸纤维素膜(4)得到质控线(5);
步骤四:将受控区封膜(1),吸水垫(3),硝酸纤维素膜(4),结合垫(7),样品垫(8)和样品端封膜(9)一次粘贴在背板上,得到检测喹噁啉-2-羧酸药物残留的免疫胶体金试纸。
本发明中的吸水垫、硝酸纤维素膜、结合垫、样品垫等均购自Millipore公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市科学技术研究院,未经重庆市科学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1129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