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流烧结技术实现铜-铜粘接的方法及其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10827.1 | 申请日: | 2012-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543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梅云辉;陆国权;曹云娇;陈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NBE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1/00 | 分类号: | B23K1/00;B23K3/00;B23K3/04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王丽 |
地址: | 300072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流 烧结 技术 实现 铜粘接 方法 及其 装置 | ||
1.一种电流烧结技术实现铜-铜粘接的方法,其特征是利用试验机控制器施加压力P,调节导通电流I和通电时间T来实现烧结:
1)将试验机的试验参数进行预设、测控和自动记录;
2)试验机经过承压导电模具对粘接器件施加压力和导通大电流;
3)脉冲直流或高频交流电流既通过模具和试样;
将制好的纳米银焊膏粘接器件放入承压导电模具中间,试验机按照设定好的参数进行运行后,通过承压导电模具对试样施加的压力和电流完成纳米银焊膏的烧结,实现铜-铜的粘接。
2.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流烧结技术实现铜-铜粘接的方法,其特征是导通的脉冲直流或高频交流大电流I使纳米银晶粒表面容易活化,通过表面扩散的物质传递过程得到促进。
3.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流烧结技术实现铜-铜粘接的方法,其特征是烧结过程中导通的大电流会产生极高的温度,这引起晶粒表面熔化并在晶粒接触点处形成颈部,促进材料的烧结。
4.实现烧结纳米银焊膏粘接铜器件的装置,其特征是由试验机控制器和承压导电模具组成;承压导电模具由上加载板和下托盘构成,下托盘用来放置试样,上加载板为上下移动装置,下移对试样施加压力,同时能在模具上加可控的脉冲电流,脉冲电流既通过模具也通过试样本身;完成烧结后上移,取出试样。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将涂有纳米银焊膏的铜器件预热后放入下托盘(5)上,打开试验机控制器调节参数,使上加载板(1)向下移动并在接触到器件(2)施加压力的同时导通电流,加压通电完成后,上加载板(1)向上移动离开器件(2),此时压力和电流消失,即完成纳米银焊膏的烧结,实现铜-铜粘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在一个铜器件上平整的刮一层焊膏,焊膏的面积为大于粘接器件,保证能将粘接器件完全放在焊膏上。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上加载板(1)对器件(2)施加压力并导通电流的时间为1~2s。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铜器件预热是在加热块上预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NBE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大学;NBE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10827.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