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补充热量的电饭煲有效
| 申请号: | 201210010482.X | 申请日: | 2012-01-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252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 发明(设计)人: | 林毅;林小艺 | 申请(专利权)人: | 美的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47J27/00 | 分类号: | A47J27/00;A47J36/24 |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禹小明 |
| 地址: | 528311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补充 热量 电饭煲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饭煲,特别是一种在烹饪过程中可通过热风系统向煲体内补充热量的电饭煲,属于对电饭煲的改进技术。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脑式电饭煲,为了实现对米饭的立体均匀加热,除了底部加热器和侧面加热器外,还在上盖上设有加热功率较小的上盖加热器。在煮饭过程中,为了增加米饭的香味,一般设有焖饭的环节,来促进米饭表面水分的蒸发。焖饭环节中,通常仅开通底部加热器进行加热,而此时沸腾环节已完成,米饭中的水分较少,无法通过水分的流动进行立体加热补充热量,因此,特别对于大米量,米饭上层的热量明显不足,导致上层米饭糊化不足。一般吃饭时都从锅内米饭的上层表面吃起,如果糊化不足,即使下层好吃也影响初步印象。
对于上述这种情况,如果延长焖饭的时间,会需要更长的煮饭时间,同时浪费能源;如增加底部加热器的加热功率,由于米饭中的水分少,容易使底部米饭烧焦;如开通上盖加热器进行加热,由于上盖加热器需要通过铝质的盖板对米饭上方的空气进行热传导,对米饭起作用的热量非常少;而增加上盖加热器的功率,则对导致上盖塑料件温升过高存在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点,提供一种能在烹饪过程中通过热风系统向煲体内补充热量的电饭煲,既能避免现有技术中焖饭环节米饭上部热量不足、糊化程度不够的缺陷,又不用增加焖饭时间和上盖加热器的功率,节约能源,也避免了上盖温升过高的问题,结构简单、使用安全。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补充热量的电饭煲,包括上盖组件、与上盖组件铰接的煲体组件、置于煲体组件中的内锅,其特征是,上盖组件中设有进风口、向内锅补充热量的热风系统和热风出风口。
上述热风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涡流风扇、连接管(可以优选硅胶套管)、加热器和出风管道,出风管道的末端口与上述热风出风口相对应。
上述上盖组件包括面盖、固定在面盖下方的内盖、固定在内盖下方的保温座板、固定在保温座板下方的防溢盖板、以及固定在面盖上用于排出蒸汽的蒸汽阀,所述热风出风口设在防溢盖板上,涡流风扇和加热器固定在内盖或保温座板上。上述加热器通过压板固定在保温座板上,加热器和压板之间设有隔热体,例如云母片。
上述热风系统的进风口设置在上盖组件与煲体组件之间的铰链连接处,或者设置在面盖上。
上述热风出风口的横截面积设计为小于出风管道的横截面积,以提高热风出风速度。
上述加热器优选为PTC加热器。
上述加热器设计为管道型,该管道连接连接管和出风管道。上述加热器直接连接到热风出风口。
上述出风管道为铜管,与加热器焊接固定。
上述出风管道的表面包有保温材料或隔热材料,例如保温棉。
上述出风管道被设置成相对加热器较高的位置,并且热风出风口设计成小孔,以防止蒸汽和米汤从热风系统中溢出。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采用热风系统对电饭煲内锅中的食物进行热量补充,特别在焖饭环节,既弥补了现有技术中焖饭环节米饭上部热量不足、糊化程度不够的缺陷,又不用增加现有技术中的焖饭时间和上盖加热器的功率,节约能源,避免了上盖温升过高的问题,且结构简单,使用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电饭煲中上盖组件的整体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电饭煲中上盖组件去掉面盖后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的A-A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电饭煲中防溢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电饭煲中热风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电饭煲中热风风向的示意图,图中箭头表示热风流动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本发明包括上盖组件、内锅和煲体组件,上盖组件铰接在煲体组件上,内锅置于煲体组件内。因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仅涉及对上盖组件部分的改进,不涉及对煲体组件部分的改进,因此,本实施例内容重点描述上盖组件的结构特征,而对煲体组件的结构不予详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美的集团有限公司,未经美的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1048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专用敞车用挂钩错误自动检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实代码仿真的方法和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