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高温粉体输送设备上的透气层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09126.6 | 申请日: | 2012-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305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发明(设计)人: | 吉梦琦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梦琦 |
主分类号: | B65G53/38 | 分类号: | B65G53/38;D03D11/00;D03D15/00;D03D15/02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 32104 | 代理人: | 曹祖良 |
地址: | 214065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高温 输送 设备 透气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透气层,尤其是一种用于高温粉体输送设备上的透气层,属于纺织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粉体的输送分干法和湿法二种。其中,干法输送越来越显出它的优越性,而干法输送中的空气输送槽是与粉体输送配套的可靠设备,与螺旋输送相比,它具有易加工制造、成本低、省电、维护检修工作量少等优点,其中透气层作为空气斜槽的核心部件显得尤为重要。
透气层将空气斜槽的上下槽体分离开后,形成上槽体作为料室,下槽体作为气室,以空气为动力,使具有一定压力流量的气体从透气层(流化床)的微孔中穿过,让被流化的物料改变息角,使粉料呈“悬浮”状态。空气输送斜槽具有一定斜度,当粉料在透气层上被流化悬浮后,其安息角减小,当小于斜槽的倾斜角时,靠自身重力和分力作用,粉料向前流动,达到输送目的。目前我国透气层的材质有化纤、陶瓷、碳化硅等,而应用较多的是化纤产品透气层。
陶瓷材质的透气层的主要技术指标如表1所示。
表1陶瓷透气层的主要技术指标参数
陶瓷透气层的长度一般为298、300、302mm,宽度为150、151、155、300mm,厚度为24、27、30、37mm。由表1中可知陶瓷透气层存在缺点:(1)陶瓷透气层透气度低;(2)陶瓷透气层受制造材料限制面积不大于350mm×300mm,厚度不小于24,不适宜大尺寸斜槽的配套使用;(3)陶瓷透气层维护成本高;(4)维持正常使用所需气压高,使用成本高;(5)陶瓷透气层接缝密闭性差,容易产生漏料和堵塞现象。
表2化纤透气层的主要技术性能参数
化纤产品透气层的主要技术性能参数如表2所示,表2中为型号为PET5-6的涤纶材质的透气层的技术参数,其中5代表织物的层数,6代表织物的厚度6mm。
由表2中可知化纤透气层存在技术缺点:(1)化纤透气层耐温性能差仅为240℃,不适宜高温环境使用;(2)化纤透气层抗拉强度低。
所以目前高温粉体的输送普遍采用的是链式输送,对水泥铝粉企业而言是不得已的选择,链式输送机是利用链条牵引、承载,或由链条上安装的板条、金属网带、辊道等承载物料的输送机,其缺点主要有以下几点:(1)机构复杂,配件较多,运行可靠性差;(2)与空气输送相比能耗大;(3)故障率高,配件损害频率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高温粉体输送设备上的透气层,得到的透气层瞬时耐温达到550℃,工作温度可达350℃以上,使空气斜槽可用于高温粉体的输送。
按照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用于高温粉体输送设备上的透气层,特征是:所述透气层采用芳纶/铜丝纱线为原料,或者采用芳纶纱线为原料,在织机上织造得到平纹多层结构的透气层。
所述透气层为3~6层平纹结构的透气层。
所述芳纶/铜丝纱线采用3~8支的芳纶和1~3支的铜丝合股得到。
所述铜丝的细度为0.1~0.25mm。
所述芳纶纱线的捻度为11~16tex。
所述芳纶纱线的细度为10~21s。
所述透气层每一层的经密为27~32根/10cm,纬密为27~32根/10cm。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改变透气层的耐温性能,使其瞬时耐温达到550℃,工作温度可达350℃以上,提高透气层的适用性,凡是高温粉体输送领域的均可采用,且结构简单,造价低廉,,故障率低,可靠性好,维护成本低,具有积极的推广意义。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工艺纹版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二的工艺纹版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本发明利用芳纶和铜丝代替化纤透气层中的涤纶纱作为原料,并结合高强度织物织造工艺,采用平纹多层的织造方法织造出输送带的透气层。且织造出的透气层经纬线路清晰、表面平整、厚薄均匀、透气度大、阻力小、电耗省。根据用户要求,透气层可加工成不同的长、宽尺寸,且几何尺寸无误,无需拼接,密封性能好,使用时不泄漏粉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梦琦,未经吉梦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0912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印刷机上的涂布装置
- 下一篇:信息处理装置以及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