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流体收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08998.0 | 申请日: | 2012-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030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7 |
发明(设计)人: | 姚南光;吴忠文;苗罗华;简仁建;陈士辅;李丽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雃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27/00 | 分类号: | A61M2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9 | 代理人: | 孙皓晨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流体 收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为一种流体收集装置,尤指一种用于负压伤口照护系统中收集医疗废液的流体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医疗设备中常见用来收集废液的流体收集装置,配合不同的使用需求,相同功能的医疗设备中所使用的流体收集装置可具有不同的大小,由于该等医疗设备需设计侦测该流体收集装置是否到达饱和的侦测装置,不同大小的流体收集装置其侦测参数将有所不同,故一旦收集装置的大小或容量改变时,医疗设备相对应的侦测条件也需跟着调整,牵动的系统软硬体变更往往相当复杂。
举例而言,例如现有技术中的负压伤口疗法(Negative Pressure Wound Therapy),其主要利用封口贴布、软性吸盘、或生物相容性孔隙材料等贴附于伤口上,并连结真空泵于伤口内形成负压环境,以抽取伤口脓液及感染物质,且吸引健康组织液来维持潮湿的治疗环境、并促进周遭血液微循环而达到加速伤口愈合的功效,为了配合负压伤口疗法,现有技术中已发展出负压伤口照护系统,该系统将所抽取出的伤口脓液及感染物质输送至系统中的流体收集装置加以集中,该系统的侦测装置将侦测流体收集装置中的压力值以判断是否饱和,当其中的废液量达饱和时,该系统将发出警示以提醒使用者更换新的流体收集装置。
当病患住院时,由于移动机会较少,故可使用较大容量的流体收集装置,以减少更换流体收集装置的频率,但当病患居家护理或外出时,为了携带方便,通常改用较小容量的流体收集装置,然而,不同容量的流体收集装置所需配合的系统参数均须作不同调整,例如不同大小的流体收集装置其饱和时所形成的压力值不同,故侦测装置所需侦测的临界值亦须不同,现有技术中并未设计类似的调整参数的装置,故在现有技术中,不同大小的流体收集装置就必须搭配具有不同参数设定的系统使用,对使用者而言,在不同地方需要使用不同的设备,不但增加添购设备的成本,使用者亦须适应不同设备,无疑增加使用者的困扰。
再者,美国FDA多次针对负压伤口治疗法,可能产生多项不良副作用的风险提出警告,其中最严重的问题是伤口负压治疗期间突发的出血(Bleeding),自2007年起至今已造成12个死亡、174个伤害病例,分析这些案例,大都发生在病患居家治疗或长期照护中心,不同于住院病患,由于居家或照护中心期间缺乏看护人员频频监看,一旦伤口突然出血,在负压助长的下,很快演变成持续大出血而造成憾事。
由于启动负压治疗系统后,泵需先抽出管路路径中的气体,以便产生治疗所需的负压,接着才吸引渗液陆续流出,故负压治疗系统流路中所处理的流体常是液气接续或液气混合的,即使于负压已稳定的治疗中期,敷料中仍有许多气体会陆续释出,于是在负压吸引渗液流出过程中,导流管中常可观察到各种形式的气液混合状态。
现有技术的负压治疗系统,均是以空气泵连结渗液收集罐并使的先形成负压,再连接至伤口吸引渗液,此法可利用重力将液气分离,但自然也就无法判断导流管中流入收集罐的是气体或是液体。这使得使用现有技术负压治疗系统侦测连续性出血,产生极大的技术困难,关键问题在于无法判断在某一时刻导流管中流动的是气体或是液体,因此,在无法明确判断的前提下,系统将无法及时反应大量出血的情况,而导致病患陷于危险之中。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设计了一种具有调整单元的流体收集装置,以使同样的设备可装配不同容量大小的流体收集装置使用,而无须调整设备内的参数设定,同时通过调整单元的设置,将可明确判断通过流路中者为气体或液体,以便及时侦测大量出血的情况。
为达到上述的发明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手段为设计一种流体收集装置,其包括:
一容器,其具有一开孔;
一T形管,其与容器相连接,T形管包含有一主管及一支管,主管具有一出口端及一入口端,主管的出口端与容器的开孔相连接,支管横向设于主管侧壁,支管具有一连接端及一开口端,支管的连接端与主管相连通,支管的侧壁面上远离连接端处设有一侦测开口;
一螺旋调节装置,其设于T形管中,该螺旋调节装置包含有一第一螺旋单元及一第二螺旋单元,第一螺旋单元塞设于主管的出口端中,第二螺旋单元塞设于支管的连接端中。
所述的流体收集装置,其中,第一螺旋单元的长度大于第二螺旋单元的长度。
所述的流体收集装置,其中,第一螺旋单元的长度小于第二螺旋单元的长度。
所述的流体收集装置,其中,容器为软质可挠性袋体。
所述的流体收集装置,其中,第二螺旋单元一端连接有一延伸杆,延伸杆设有一塞体,该塞体封闭支管的开口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雃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雃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0899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