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淤泥性土联合子堤反压的筑堤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08851.1 | 申请日: | 2012-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059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7 |
发明(设计)人: | 马兴华;黄东海;周海;顾勇;方伟;陈越;邹余;侯海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上海航道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3/04 | 分类号: | E02B3/04;E02B7/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东方易知识产权事务所 31121 | 代理人: | 欧阳俊立 |
地址: | 200120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淤泥 联合 子堤 筑堤 方法 | ||
1.淤泥性土联合子堤反压的筑堤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堤坝的主堤内外一侧或两侧设置子堤,主堤与子堤之间的距离为3~6倍主堤高度;子堤采用梯形断面或三角形断面,子堤顶高程高于淤泥性土反压堤心顶高程0~0.5m;在主堤与子堤之间设置淤泥性土反压堤心,采用吹填或回填方式形成,子堤和淤泥性土反压堤心的高度不小于主堤高度的1/3且不大于主堤高度的2/3;子堤和淤泥性土反压堤心组合形成反压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淤泥性土联合子堤反压的筑堤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子堤的背主堤侧设置第二级子堤,在子堤和第二级子堤之间设置第二级淤泥性土反压堤心,第二级子堤和第二级淤泥性土反压堤心组合形成的第二级反压结构,形成由两级子堤和两级淤泥性土反压堤心组合形成的两级反压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淤泥性土联合子堤反压的筑堤方法,其特征在于:淤泥性土采用流泥、淤泥、淤泥混沙、淤泥质粘土、淤泥质粉质粘土的一种或几种混合,或淤泥性土掺加水泥、石灰,或掺加中粗沙、细沙、粉沙、粉土、粉质粘土、粘土、粉煤灰、氧化剂。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淤泥性土联合子堤反压的筑堤方法,其特征在于:子堤采用联体式管状充填袋。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淤泥性土联合子堤反压的筑堤方法,其特征在于:淤泥性土反压堤心上种植芦苇、芦竹、红树林。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淤泥性土联合子堤反压的筑堤方法,其特征在于:子堤采用联体式管状充填袋。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淤泥性土联合子堤反压的筑堤方法,其特征在于:淤泥性土反压堤心上种植芦苇、芦竹、红树林。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淤泥性土联合子堤反压的筑堤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软土地基上修筑主堤同时修筑子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上海航道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交上海航道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08851.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