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输出纹波的并联功率因数校正变换控制方法及其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07197.2 | 申请日: | 2012-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272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25 |
发明(设计)人: | 许建平;阎铁生;张婓;高建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M1/14 | 分类号: | H02M1/14;H02M1/42 |
代理公司: | 成都信博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51200 | 代理人: | 张澎 |
地址: | 610031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输出 并联 功率因数 校正 变换 控制 方法 及其 装置 | ||
1.一种低输出纹波的并联功率因数校正变换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单相PFC变换器(TD)的输出端与DC/DC变换器(DC-DC)的输出端相并联,同时给负载提供能量;单相PFC变换器输出的正端与DC/DC变换器输出的正端相连接形成“Vo+”端,“Vo+”端同时接在负载的正端;单相PFC变换器输出的负端与DC/DC变换器输出的负端相连接形成“Vo-”端,“Vo-”端同时接在负载的负端;DC/DC变换器的输入电源是辅助电源;辅助电源的输入源可以直接来整流电路(REC)的输出,也可以由单相PFC变换器(TD)产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输出纹波的并联功率因数校正变换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单相PFC变换器(TD)的控制方法采用经典的PFC控制方式,如:峰值电流模式控制、平均电流模式控制、电压模式控制、单周期控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输出纹波的并联功率因数校正变换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DC/DC变换器(DC-DC)的控制方法采用经典控制方式,如:峰值电流模式控制、电压模式控制;DC/DC变换器的环路带宽远高于单相PFC变换器(TD)的带宽。
4.实现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控制方法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由单相PFC变换器、DC/DC变换器(DC-DC)、整流电路(REC)和辅助电源(AP)组成;单相PFC变换器(TD)输出的正端与DC/DC变换器(DC-DC)输出的正端相连接形成“Vo+”端,“Vo+”端同时接在负载(LD)的正端;单相PFC变换器(TD)输出的负端与DC/DC变换器(DC-DC)输出的负端相连接形成“Vo-”端,“Vo-”端同时接在负载(LD)的负端。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低输出纹波的并联功率因数校正变换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单相PFC变换器(TD)的拓扑结构可以采用Boo s t变换器、Buck变换器、Buck-Boost变换器、全桥变换器、反激变换器等隔离型与非隔离型PFC变换拓扑。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低输出纹波的并联功率因数校正变换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DC/DC变换器(DC-DC)的拓扑结构可以采用Buck变换器、Boost变换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交通大学,未经西南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07197.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空气质量流量传感器的涡流抑制装置
- 下一篇:三维调谐质量阻尼器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2M 用于交流和交流之间、交流和直流之间、或直流和直流之间的转换以及用于与电源或类似的供电系统一起使用的设备;直流或交流输入功率至浪涌输出功率的转换;以及它们的控制或调节
H02M1-00 变换装置的零部件
H02M1-02 .专用于在静态变换器内的放电管产生栅极控制电压或引燃极控制电压的电路
H02M1-06 .非导电气体放电管或等效的半导体器件的专用电路,例如闸流管、晶闸管的专用电路
H02M1-08 .为静态变换器中的半导体器件产生控制电压的专用电路
H02M1-10 .具有能任意地用不同种类的电流向负载供电的变换装置的设备,例如用交流或直流
H02M1-12 .减少交流输入或输出谐波成分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