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开环式电磁磁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06900.8 | 申请日: | 2012-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433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发明(设计)人: | 孙燕华;康宜华;伍剑波;王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F13/00 | 分类号: | H01F13/00;G01N27/82 |
代理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专利中心 42201 | 代理人: | 曹葆青 |
地址: | 430074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开环 电磁 磁化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磁化技术,特别涉及一种开环式漏磁无损检测电磁磁化装置。
背景技术
磁激励是漏磁检测的首要关键技术之一,对于不同的检测对象及工况往往有着不同的磁化方式及结构要求。相比永磁体磁化装置,电磁螺线管磁化装置具有能够灵活调节磁化强度、无磁极提离影响效应及无强磁吸附力等优势。但现有电磁螺线管为全圆周环式封闭结构,它无法环套上本身无端头或即使有两端头但端头体积过大或被锚固连接的待磁化体,特别是如煤矿或港口提升用钢丝绳(无端头回转闭环式)、部分埋地管道(端头被埋地锚固)、铁轨(与地面锚固连接)、斜拉桥缆索以及旅游架空钢丝绳(两端锚固)等,最终导致无法实现对该类构件的电磁磁化漏磁无损检测;另外也不适宜脑生物磁刺激治疗中对颅腔施加垂直于身体方向的电磁激励。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开环式电磁磁化装置,该磁化装置无需从端头穿送环套上待磁化构件,而能够直接“卡”送环套上待磁化体,特别能够实现完成无端头或两端头锚固等构件的电磁磁化漏磁无损检测。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开环式电磁磁化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开环螺线管和铁磁体,所述铁磁体位于所述开环螺线管的外环导电线与内环导电线之间,用于吸收掉外环电导线的反向磁化场并增补内环电导线的同向磁化场。
本发明装置的实现机理特征是在正向传导电流导体与反向传导电流导体中间布置有铁磁体,通过该铁磁体吸收掉反向传导电流导体在磁化区所形成的反向磁化场;另一方面也利用铁磁体所形成的外磁场对磁化区进行磁场的增补。最终达到与传统的全圆周环式封闭结构的螺线管磁化器一样的磁化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开环式电磁磁化装置为开环式结构,具有“开口”,能够直接“卡”送环套上待磁化体,磁化效果也与传统的闭环式螺线管一致,尤其适用于无端头或两端头锚固等构件的电磁磁化漏磁无损检测,另外也适宜于脑生物磁刺激治疗中对颅腔施加垂直于身体方向的电磁激励。
附图说明
图1为开环式正向传导电流和反向传导电流形成磁场示意图;
图2a为开环式磁化器原理示意图(正视);
图2b为开环式磁化器原理示意图(侧视);
图2c为开环式磁化器磁化构件原理示意图;
图3a为开环式螺线管结构示意图;
图3b为开环式电磁磁化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为开环式电磁磁化装置磁化细长构件示意图;
图5为开环式电磁磁化装置直接“卡”送环套上待磁化体过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机理是通过收集正向传导电流外区域磁化场来增强其内区域的磁化场,同时对反向传导电流在正向传导电流的“正”向磁化场区域所产生的“反”向磁场的抵消进行吸收和削弱,最终达到与闭环式螺线管磁化器一致的磁化效果。
所以,在建立开环螺线管的基础上,在外环导电线与内环导电线之间增加布置铁磁体,吸收掉外环电导线的反向磁化场并增补内环电导线的同向磁化场,最终形成开环式电磁磁化装置,能够直接“卡”送环套上待磁化体,磁化效果也与传统的闭环式螺线管一致。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正向传导电流I在其内腔区域内产生磁化场H1(垂直于纸面向里),反向传导电流II在其内腔区域内产生磁化场H2(垂直于纸面向外),两者方向刚好相反,此时最终的合成磁场强度为(H1-H2)远小于H1,显得微弱。
如图2a、2b及2c所示,在传导电流I和II之间,增加铁芯1,一方面来聚集吸收掉反向传导电流II在内腔区所形成的反向磁化场H2,另一方面缩短正向传导电流I的开路式磁力线回路,增强其在内腔区的磁场H3。这样最终在内腔区形成方向一致的H1+H3增补的磁化场。当将待磁化体2布置于传导电流I所形成的开环内腔区域时,便可在磁化场H1+H3的作用下被磁化。
在如图3a所示的开环螺线管3基础上,增加布置铁芯体1于内环电导线L和外环电导线L’之间,吸收掉外环电导线L’的反向磁化场并增补内环电导线L的同向磁化场,最终形成如图3b所示的开环式电磁磁化装置,可以实施如图4所示的磁化体2磁化。
图5为开环式电磁磁化装置直接“卡”送环套上待磁化体2的示意过程,特别能够实现完成无端头或两端头锚固等构件的电磁磁化漏磁无损检测。
本发明不仅局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根据实施例和附图公开的内容,可以采用其它多种具体实施方式实施本发明,因此,凡是采用本发明的设计结构和思路,做一些简单的变化或更改的设计,都落入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未经华中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0690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药物振荡器的清洁刷
- 下一篇:降噪方法及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