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荨麻疹的中药组合物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05229.5 | 申请日: | 2012-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263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发明(设计)人: | 张彦如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彦如 |
主分类号: | A61K36/758 | 分类号: | A61K36/758;A61P17/00 |
代理公司: | 山西五维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14105 | 代理人: | 张志祥 |
地址: | 山西省朔州市***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荨麻疹 中药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荨麻疹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背景技术
荨麻疹是一种以风团为主要特征的皮肤病。以其小则如麻如豆,大则成片成块,每遇风即发故名。又因皮疹时隐时现,故又有“瘾疹”之称。(中医称本病为风疹块,西医称“荨麻疹”)
荨麻疹总由禀性不耐,风邪为患。或表虚不固,风寒、风热之邪客于肌表;或因肠胃湿热郁于肌肤;或气血不足,血虚生风,游溢肌表;或冲任不调,风邪搏结,郁阻皮肤等均能发为本病。
西医学认为,本病是一种变态(过敏)反应性疾病,主要是由各种因素引起组胺释放所致。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季节,多发于禀性不耐之体,可有食用某种食物(鱼、虾等),使用过某种药物,受过风寒或日光刺激,有肠胃道寄生虫病,月经失调等发病史。
常突然发病,先有皮肤瘙痒,随即出现大小不等,形状不一的风团呈鲜红,苍白或正常肤色,边缘清楚,数目不定,可局限,可泛发全身,可融合成大片,风团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迅速消退 ,不留痕迹。但可以反复发作,时隐时现,有时一日可发作多次。自觉瘙痒剧烈。根据病程长短,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者一般一周左右痊愈;若反复发病持续3个月以上者,即为慢性。慢性者常反复发作达数年之久不愈。
荨麻疹对人体有很大的影响,尤其是孕妇感染风疹病毒后,一部分人症状较轻微,但也有一些孕妇会出现典型症状。怀孕3个月以内的孕妇感染风疹病毒后,风疹病毒可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引起胎儿畸形。而且孕妇感染风疹病毒的时间越早,致畸的可能性越大。血清学研究表明,感染过风疹病毒的育龄妇女即使再被感染,怀孕后也不会对胎儿造成危害。但是约有10%的育龄妇女属于风疹易感者,她们在怀孕的头3个月内如果是初次感染风疹病毒,胎儿致畸率高达80%以上。这是因为孕育3个月以内的胎儿尚不具备合成干扰素的能力,难以抵制风疹病毒的感染,以致风疹病毒大量繁殖,阻滞细胞分裂,妨碍组织的分化,从而形成畸形,如免唇、腭裂、小头、白内障、先天性聋哑、骨发育障碍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疗效好,治愈率高、内服外用均可,对人体无副作用的治疗急、慢性荨麻疹的中药组合物。
本发明的目的是根据中医药理论,利用中药独特的药性,将原料药按照一定的配伍要求,经过加工制成。
制备本发明中药组合物,是由下述重量份数的原料药制成:
防风12~20、独活12~20、苍耳子12~20、白芷12~20、生首乌20~40、地肤子20~30、黄芩20~30、茵陈18~30、川牛膝18~30、蜀椒6~12、透骨草12~20。
本发明中药的药理作用如下:
防风:祛风解表、胜湿止痛、解痉止痒;
独活:性味功用辛、苦,微温;祛风胜湿、止痛:治风湿痹痛、腰膝酸痛、阴寒头痛、面瘫口喁;解表散寒;
苍耳子:袪风、除湿、止痒;
白芷:祛风,燥湿,消肿,止痛;
生首乌:解毒、消痈、润肠通便;
地肤子:清热利湿;法风止痒;
黄芩: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安胎、凉血止血;
茵陈:清热利湿、解毒、疗疮;
川牛膝:活血通经,祛风除湿,利尿通淋;
蜀椒:杀虫止痒、温中正痒;
透骨草:袪风温,通经络。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经临床观察140例患者,临床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
140例患者中,女性95例,男性45例,年龄最小的10岁,最大的51岁。
2、诊断标准
皮肤瘙痒、发红,起疙瘩,无水疱。
3、治疗方法
3.1、处方:防风20g、独活20g、苍耳子20g、白芷20g、生首乌40g、地肤子30g、黄芩30g、茵陈30g、川牛膝30g、蜀椒12g、透骨草20g。
3.2、制备方法:将上述药物按常规工艺制成散剂。
3.3、服用方法:每次服6g,每日服2~3次,温开水送服,儿童酌减。
4、治疗结果
4.1、治愈标准:皮肤不瘙痒了,发红和疙瘩全部消失,半年以上不复发。
4.2、结果:140例荨麻疹患者中,1例无效,3例复发,136例治愈,治愈率97%。
5、典型病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彦如,未经张彦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0522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