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ABS树脂的生产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05202.6 | 申请日: | 2012-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939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0 |
发明(设计)人: | 李祎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祎山 |
主分类号: | C08F279/04 | 分类号: | C08F279/04;C08F2/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2000 福建省泉州***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abs 树脂 生产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ABS树脂的生产工艺,特别涉及一种全连续高安全乳液接枝掺混法制ABS树脂的生产工艺,属于ABS树脂的生产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当今世界ABS制造的主流技术有二类,其一为为连续本体法,其二乳液接枝掺混法。
连续本体法实质是特殊的溶液接枝法,该法无废水,但其产品牌号少,性能差。
乳液接枝掺混法产品牌号多,产品性能好。但该法至今还是间歇法,有较多废水,少量废渣、废气,设备利用率不高。进料、卸料时间占操作时间的20-30%,浪费的无聊能量较多。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发明人提出了一种新的技术工艺,很好地解决了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ABS树脂的生产工艺,特别涉及一种全连续高安全乳液接枝掺混法制ABS树脂的生产工艺,该生产工艺包括连续制作大粒径的PB胶乳接枝湿粉的工艺、连续制造SAN(苯乙烯- 丙烯腈)颗粒的制作工艺和大粒径的PB胶乳接枝湿粉跟SAN(苯乙烯- 丙烯腈)颗粒连续掺混生产出ABS树脂的工艺。
一、连续制作大粒径的PB胶乳接枝湿粉的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步、制备小粒径PB胶乳,将丁二烯单体和水及助剂在温度为 40-80℃下连续合成小粒径的PB胶乳;
第二步、制备大粒径PB胶乳,将小粒径PB胶乳在温度为 17-60℃的条件下连续扩大粒径成大粒径的PB胶乳;
第三步、将大粒径的PB胶乳在温度为 30-80℃的条件下与苯乙烯和丙烯腈进行连续接枝聚合;
第四步、经过连续接枝聚合的接枝乳液在温度为 30-100℃的条件下进行连续凝聚形成悬浮液;
第五步、悬浮液在常温下进行连续脱水形成接枝湿粉。
二、连续制造SAN(苯乙烯- 丙烯腈)颗粒的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步、St,AN和溶剂在常温下连续合成SAN(苯乙烯- 丙烯腈);
第二步、对SAN(苯乙烯- 丙烯腈)本体进行连续造粒。
三、大粒径的PB胶乳接枝湿粉跟SAN(苯乙烯- 丙烯腈)颗粒连续掺混在温度为 200-250℃的条件下连续挤出造粒生产出ABS树脂产品。
采用该生产工艺能实现PB胶乳快速合成、快速扩大粒径和连续接枝聚合、凝聚、离心脱水、湿粉掺混挤出得ABS树脂,提高了设备利用率、提高了产量,减少了能耗、物耗,,简化了乳液法生产ABS的工艺流程,减少了投资,消除了湿粉干燥着火爆炸的不安全因素,提高了产品质量,改进了产品外观。
附图说明
图1是该发明专利的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ABS树脂的生产工艺,特别涉及一种全连续高安全乳液接枝掺混法制ABS树脂的生产工艺,该生产工艺包括连续制作大粒径的PB胶乳接枝湿粉的工艺、连续制造SAN(苯乙烯- 丙烯腈)颗粒的制作工艺和大粒径的PB胶乳接枝湿粉跟SAN(苯乙烯- 丙烯腈)颗粒连续掺混生产出ABS树脂的工艺。
一、连续制作大粒径的PB胶乳接枝湿粉的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步、制备小粒径PB胶乳,将丁二烯单体和水及助剂在温度为 40-80℃下连续合成小粒径的PB胶乳;
第二步、制备大粒径PB胶乳,将小粒径PB胶乳在温度为 17-60℃的条件下连续扩大粒径成大粒径的PB胶乳;
第三步、将大粒径的PB胶乳在温度为 30-80℃的条件下与苯乙烯、丙烯腈进行连续接枝聚合;
第四步、经过连续接枝聚合所得的乳液在温度为 30-100℃的条件下进行连续凝聚形成悬浮液;
第五步、悬浮液在常温下进行连续脱水形成接枝湿粉。
二、连续制造SAN(苯乙烯- 丙烯腈)颗粒的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步、St,AN和溶剂在常温下连续合成SAN(苯乙烯- 丙烯腈);
第二步、对SAN(苯乙烯- 丙烯腈)本体进行连续造粒。
三、大粒径的PB胶乳接枝湿粉跟SAN(苯乙烯-丙烯腈)颗粒连续掺混在温度为200-250℃的条件下连续挤出造粒生产出ABS树脂产品。
[001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祎山,未经李祎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0520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