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控制阀用阀壳以及控制阀用阀壳的制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04811.X | 申请日: | 2012-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447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22 |
发明(设计)人: | 稻村大作;大河原一郎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鹭宫制作所 |
主分类号: | F16K27/00 | 分类号: | F16K2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丁文蕴;熊志诚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控制 阀用阀壳 以及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例如汽车用空调等车辆用空调装置所使用的二通阀、三通阀等转换阀、开闭阀、流量控制阀等控制阀所使用的控制阀用阀壳、以及控制阀用阀壳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以往,这种汽车用空调等车辆用空调装置所使用的控制阀如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1-118059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11-351440号公报)等所记载的那样,为了降低燃费而实现轻型化的目的,该控制阀用阀主体以例如铝为材质的铸铝制的阀主体增多。
图8~图9是表示这种以往的控制阀用阀主体200以及使用了该控制阀用阀主体200的控制阀300的制造方法的概略的剖视图。
首先,如图8所示,例如,利用铸造法,通过浇铸铝来制作压铸件主体202。
然后,如图8所示,通过对压铸件主体202进行切削加工来制作第一流道204及其密封槽部206与接头部208、第二流道210及其密封槽部212与接头部214、以及阀室216和阀座218及控制部连接部220等。
并且,如图9所示,通过在这样制作的控制阀用阀主体200上装配具备控制阀300的阀体302的控制部304,从而组装控制阀300。
即、该控制阀300的控制部304例如如图9所示,具备供驱动部306穿过的模制线圈308。
模制线圈308由卷绕有绕组的线圈骨架312和包围线圈骨架312的周围的模制树脂324模制而成。并且,如图9所示,模制线圈308装配在磁框架310的内部,通过磁框架310固定在驱动部306。
即、驱动部306穿过形成于磁框架310的底板部320的中央部的驱动部贯通孔322和线圈骨架312的驱动部贯通孔326。
并且,形成于驱动部306的吸引子330的上部的连结螺栓332穿过形成于磁框架310的上板部314的中央部的螺栓贯通孔318,与连结螺母328螺纹连接。
由此,模制线圈308穿过驱动部306而固定,构成控制阀300的控制部304。
此外,驱动部306具备柱塞壳体334,且具备固定有阀体302的柱塞336,该柱塞336能够在该柱塞壳体334内上下移动。并且,在吸引子330和柱塞336之间,安装有使柱塞336向下方、即对阀体302向阀座218的方向加力的加力弹簧338。
再有,在柱塞壳体334的下端外周固定有盖部件340。
为了将这样构成的控制部304装配在控制阀用阀主体200上,如图9所示,首先,在一端固定盖部件340、在另一端固定吸引子330的柱塞壳体334中插入加力弹簧338和固定有阀体302的柱塞336。
并且,在控制部连接部220内嵌入安装O型环等密封部件242,将盖部件340插入控制部连接部220,通过对控制部连接部220的上端部220a进行铆接加工,将控制部304装配在控制阀用阀主体200上,从而组装成控制阀300。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1-118059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11-351440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1-235259号公报
然而,在这种以往的铸铝制的控制阀用阀主体200的制造方法中,首先需要利用铸造法来浇铸铝从而制作压铸件主体202的铸造工序。
而且,如图8所示,需要在利用该铸造工序制作出的压铸件主体202上,对第一流道204及其密封槽部206、以及包含接头抵接面222的接头部208,第二流道210及其密封槽部212、以及包含接头抵接面224的接头部214,以及阀室216、阀座218和控制部连接部220等进行切削加工。
因此,由于必需通过切削加工来制作这种结构复杂的流道等,因此要求非常复杂且精密的切削加工工序。
其结果,需要铸造工序以及复杂的切削加工工序,存在加工时间非常长和制造成本非常高的问题。
另外,切削加工工序之后,为了提高控制阀用阀主体200的耐腐蚀性,一般需要进行铝表面钝化处理等表面加工处理。
并且,在铸铝制的控制阀用阀主体200中,由于是铸造件,因此存在所谓的“气孔”,从而在要求气密性的控制阀用阀主体200中需要另外进行封孔处理等。
因此,存在需要进行这些表面加工处理、封孔处理等、加工时间进一步加长和制造成本进一步增大之类的问题。
在专利文献1等中,虽然也提出了用树脂形成压铸件主体202的方案,但是树脂制存在流道等因经年变化而劣化,导致龟裂等,在可靠性方面有缺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鹭宫制作所,未经株式会社鹭宫制作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0481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