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薄膜正反面可选择电晕处理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04538.0 | 申请日: | 2012-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291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发明(设计)人: | 梁永江;吴国铭;李立彪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联塑万嘉新卫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71/00 | 分类号: | B29C71/00;B29L7/00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禹小明;邱奕才 |
地址: | 528225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薄膜 正反面 可选择 电晕 处理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晕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薄膜正反面可选择电晕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薄膜电晕处理的目的是粗化薄膜表面,同时能够去除薄膜表面的油污和尘埃,干燥水气,使薄膜表面润湿张力值达到印刷和复合、镀铝所需的要求,达到食品卫生需求。
由于生产和制造工艺的需要,塑料薄膜都是需要单面经过电晕处理以满足后续的生产需求,而有些塑料薄膜甚至双面都要经过电晕处理。目前国内的电晕机都是根据客户生产需要,固定一个面进行电晕,如果改变电晕面则需要改变结构,费时费力,增加了不必要的麻烦。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可以满足不同客户需求的薄膜正反面可选择电晕处理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薄膜正反面可选择电晕处理系统,包括进膜导辊、正面处理子系统和反面处理子系统,薄膜通过进膜导辊选择进入正面处理子系统或反面处理子系统。正面处理子系统包括正面传输导辊、第一共用导辊、电晕处理机、第二共用导辊和冷却辊。反面处理子系统包括反面传输导辊、第二共用导辊、电晕处理机、第一共用导辊和冷却辊。薄膜进入本电晕处理系统,从进膜导辊选择进入正面处理子系统或者反面处理子系统,通过各个导辊传输至电晕处理机进行电晕处理,最后经过冷却辊冷却后出膜。两个子系统共用一个电晕处理机和若干共用导辊,实现一个系统可选择性地对薄膜正反面进行电晕处理。
上述方案中,所述正面处理子系统包括有一个或多个正面传输导辊,所述反面处理子系统包括有一个或多个反面传输导辊。系统通过设置若干个导辊,使薄膜可以更加顺畅地进入电晕处理机进行电晕处理。
所述进膜导辊为双向导辊,所述第一共用导辊和第二共用导辊为双向导辊,可实现双向共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同一台电晕处理机可以对薄膜的正面或者反面进行电晕处理,不需要改变机构,只需要通过改变穿膜的方式即可实现,可以适应不同的需求,更加省时省力,节约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本发明的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进膜导辊1、正面处理子系统和反面处理子系统,薄膜通过进膜导辊1选择进入正面处理子系统或反面处理子系统。正面处理子系统包括正面传输导辊2、第一共用导辊3、电晕处理机4、第二共用导辊5和冷却导辊6;反面处理子系统包括第一反面传输导辊7、第二反面传输导辊8、第二共用导辊5、电晕处理机4、第一共用导辊3和冷却辊6。两个子系统共用第一共用导辊3、第二共用导辊5和电晕处理机4,可双向共用。
薄膜的电晕处理方向如图中所示。当需要对薄膜的正面进行电晕处理时,将薄膜通过进膜导辊1进入正面处理子系统,经过正面传输导辊2和第一共用导辊3后,进入电晕处理机4进行电晕处理,处理后的薄膜再经过第二共用导辊5后,从冷却辊6冷却出膜。当需要对薄膜的反面进行电晕处理时,将薄膜通过进膜导辊1进入反面处理子系统,依次经过第一反面传输导辊7、第二反面导辊8和第二共用导辊5后,进入电晕处理机4进行电晕处理,处理后的薄膜再经过第一共用导辊3后,从冷却辊6冷却出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联塑万嘉新卫材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联塑万嘉新卫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0453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通道多相滤波器中的缓存处理装置
- 下一篇:风电机舱罩真空密封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