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适用于电动车的动力锂离子电池组装配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04157.2 | 申请日: | 2012-0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471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09 |
发明(设计)人: | 郭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格瑞普电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058 | 分类号: | H01M10/05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09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适用于 电动车 动力 锂离子 电池组 装配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电池设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适用于电动车的动力锂离子电池组装配结构。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由于具有重量轻、体积小、电容量较大、充电速度快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笔记本电脑灯各类数码、通信产品上。
而随着全球能源缺乏以及环保问题的凸显,理锂离子电池已经被越来越广泛地作为一种动力能源应用于各种场合。动力锂离子电池组通过多组锂离子电池组的串并联组合而形成一电池组整体对外提供大容量的输出,以满足人们的持续动力输出需求。
动力离子电池组目前被广泛应用与电动自行车上,为电动自行车提供动力电源。
目前电动自行车锂离子电池组的装配结构主要如图1、2所示。
参见图1、2所示,该装配结构包括复数个电连接在一起的锂离子电池组102、一外壳101以及复数个块状泡沫棉103。其中各泡沫棉103分别粘贴在各锂离子电池组102的四周,串并联电连接后的各锂离子电池组102顺次置入外壳101内,最后封上外壳101的顶盖以及底盖从而将各锂离子电池组102封装在该外壳101内。
本发明人在进行本发明的研究过程中发现,现有技术中的动力电池组102装配结构存在以下的缺陷:
1、在锂离子电池组102与外壳101之间通过各表面的块状泡沫棉103而限位固定于外壳101中,在刚装配时,由于泡沫棉103的弹性抵触作用各锂离子电池可以较好地定位于外壳101中。但是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以及在应用过程中电动自行车的行走颠簸。其中的泡沫棉103会逐渐老化或者受损,此时在应用过程中,锂离子电池容易摇晃并与外壳101碰撞,会损耗锂离子电池组102的放电性能以及使用寿命。
2、在现有技术的装配结构中,互相串并联的各锂离子电池组102相互层叠装配在一起,在使用过程中,位于下方的锂离子电池组102受到上方锂离子电池组102的压力,承压时间长后会导致锂离子电池组102变形,而影响整体锂离子电池组102的放电性能以及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动力锂离子电池组装配结构,其装配结构更加稳固,更有利于保证锂离子电池的放电性能以及延长其使用寿命。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动力锂离子电池组装配结构,包括:绝缘装配支架、以及外壳;
在所述装配支架内设置有至少一绝缘搁板;
各所述绝缘搁板将所述装配支架的空间间隔为复数个子腔体;
各所述锂离子电池组分别容置在各所述子腔体内,各所述子腔体的至少两相对内壁分别与各所述锂离子电池组紧密相贴;
各所述锂离子电池组互相电连接;
所述装配支架的至少一侧板为可拆卸侧板;
所述装配支架容置在所述外壳内,所述装配支架的外壁与所述外壳的内壁相互紧贴。
可选地,所述装配支架两侧板为所述可拆卸侧板,两所述可拆卸侧板位置水平相对。
可选地,在所述装配支架上与所述可拆卸侧板连接的部位上设置有水平相对的至少两凹槽位,
当所述可拆卸侧板装配在所述装配支架上时,所述可拆卸侧板的两水平相对侧边分别限位于各所述凹槽位内。
可选地,在所述装配支架上与所述可拆卸侧板连接的部位上设置有水平相对的至少两凹槽位,具体是:
在各所述绝缘搁板的前端面以及后端面,在所述装配支架的顶板以及底板的前端面以及后端面分别设置有:水平相对的两所述凹槽位。
可选地,各所述搁板的前后端分别向内凹进,位于本所述绝缘搁板前端以及后端的两所述凹槽位分别位于本端的所述凹进位置外;
当各所述可拆卸侧板装配在所述装配支架上时,各所述可拆卸侧板与各绝缘搁板之间形成空隙;
各所述锂离子电池之间的电连接线贯穿所述空隙内。
可选地,在所述支架表面设置有复数个通孔窗。
可选地,所述通孔窗分别设置在所述装配支架上不可拆卸的相对两侧板上。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动力锂离子电池组装配结构,其特征是,
在所述可拆卸侧板内设置有至少两通道,
各所述通道可用于容置各所述锂离子电池组与所述外壳的电输出部连接的电输出导体。
可选地,在所述装配支架的不可拆卸的相对两侧板的内壁粘贴有弹性纤维层,
当各所述锂离子电池组位于各所述子腔体内时,所述弹性纤维层处于挤压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格瑞普电池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格瑞普电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0415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线性菲涅尔透镜的成型模具
- 下一篇:CoNiP膜的电沉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