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层色织面料及其织造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02755.6 | 申请日: | 2012-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608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吴勤霞;马阁兰;刘荣平;赵娜;吴珂;宋秀芳;刘艳君;张华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新野纺织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3D11/00 | 分类号: | D03D11/00;D03D15/00;D03D13/00;D06M13/203;D06M15/333;D06M15/11 |
代理公司: | 南阳市智博维创专利事务所 41115 | 代理人: | 张天禧 |
地址: | 47350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层 面料 及其 织造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纺织领域,涉及一种双层面料,具体涉及一种双层色织面料及其织造工艺。
背景技术
现有的双层面料,其经纬纱均为同一本色纱,织布后再染色,而且经纬纱支数少,密度低;在纺织过程中,经纱相互摩擦产生静电,易因停经片处集聚飞花造成经纱相互缠绕,导致经纱断头;对于毛羽多的纱,由于引纬路线长,开口清晰度较差,织机工作效率低。现有的双层面料存在着表层与里层色彩相同单一,需后续染色,经纬纱支数少密度低,面料风格欠平整、细致,手感差等缺陷,不能满足人们对双层面料的需求。
发明内容
申请人在长期从事纺织领域的生产经营活动中,经过市场调查,发现现有的双层面料及织造工艺存在着一定缺陷,技术人员经过不断探索改进,目的在于研制一种双层色织面料,及其织造工艺。
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双层色织面料,其表层和里层采用不同色纱色织的表层和里层,构成双层色织面料。
本发明的一种双层色织面料的织造工艺,采用不同色彩的经纬色纱,经纬色纱支数40支-60支,经色纱密度156-200根/inch,纬色纱密度100-130根/incn,纱浆料采用贴伏毛羽浆料,上浆率16-19%,回潮率8-9%,上机张力±10,织布车间环境相对湿度50-70%,温度偏高于常温,降低织机喷气压力,延长喷气时间。
在上述织造工艺中,所采用的贴伏毛羽浆料采用以下重量份原料:接枝淀粉80-100,PVA-1799为10-20,丙烯酸20-30,蜡片2-5。
本发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和措施,由于采用不同色彩的经纬色纱,按现有双层面料的织造工艺即可织出双层色织面料,为人们提供了一种风格新颖的新品种双层面料;由于采用高支数高密度的经纬色纱,调整工艺参数和条件,所织出的双层色织面料,不仅透气性好,而且平整、细腻,手感光滑,色泽亮丽;由于采用贴伏毛羽浆料,纱线强力提高,毛羽降低,断经断纬减少,开口清晰度提高,加上整经工序分段控制,低速小张力,降低织机喷气压力,延长喷气时间,调整车间环境温度、相对湿度等工艺参数和工艺条件,从而提高了织机工作效率,保证了本发明双层色织面料的风格和品质。
具体实施方式
以吸湿性好的Modal纤维纱作经纱纬纱,支数60支,密度分别为180根、110根/inch;
经纱:筒子纱-格式络筒-A色漂染-络筒-贴伏毛羽浆料浆纱-穿筘;纬纱:筒子纱-格式络筒-B色漂染-络筒-络纬;织造:双层织造-验布-修布-烧毛-退浆-拉幅-柔软-缩水-成卷。其中,在浆纱工序中,上浆率掌握高而稳定19%,浆纱回潮率9%;在穿筘工序中采用花筘;在织造工序中,采用进口喷气织机,降低喷气压力,延长喷气时间,车间湿度60%,上机张力±10,所织出的双层色织面料比现有双层面料平整、细腻、手感好,色泽鲜明亮丽,吸湿透气性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新野纺织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河南新野纺织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0275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