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调负荷的高精度换热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02508.6 | 申请日: | 2012-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639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周全;王博;蔡松素;许敬德;李涛;杨厚太;王晓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F25B29/00 | 分类号: | F25B29/00;G01K17/00 |
代理公司: | 合肥金安专利事务所 34114 | 代理人: | 王挺 |
地址: | 23003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调 负荷 高精度 换热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制冷与空调产品试验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调负荷的高精度换热器。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改善,我国的家电行业发展迅速,其中冰箱行业涌现出大量的小型压缩机产品,需要不断地完善冰箱的设计、生产和试验检测手段。由于冰箱的试验手段能对其设计和生产的全过程进行一种客观的反应,因此业界对冰箱压缩机的试验装置有了越来越高标准的追求。
以往的小冷量换热器,需要的换热面积很小,制作精度要求高,工期长,成本也较高。使用时,对配置的风路或者水路配件要求很高。以水换热器为例,其需要的调节阀或者水泵很小,对管路、阀体、水泵的漏热和蓄热量要求很高,这就需要使用很高档的金属材料。如果使用水浴等换热环境,不但使用时控制调节过程漫长,大大降低了试验的效率,而且试验成本更是直线飙高。
由于小冷量换热的要求较高,因此现有装置中的调节阀、水泵或是换热器基本依赖进口,价格不菲,且适应性和通用性都不强,不易于大面积的推广和使用。进一步的,对于应用于试验装置中的换热器,由于冷凝器和过冷器及量热器的要求不同,所以需要进行非标的再设计和改造,给工程带来了不少麻烦。所以国内的制冷空调试验装置领域亟切期盼一种控制方便、调节简单快捷、用途广泛且价格低廉的小冷量换热器问世。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调负荷的高精度换热器,本高精度换热器结构简单,换热量小,调节稳定,能够使小换热量的调节精度大大提高,确保了试验系统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可调负荷的高精度换热器,包括封闭的筒体,所述筒体中设置有换热盘管,且筒体中充填有导热介质,所述换热盘管的进口管路和出口管路均伸出在筒体的外侧;所述筒体中还设置有对导热介质进行加热的电加热器。
本高精度换热器还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得以进一步实现:
所述导热介质为R123或R11。
所述电加热器浸没在导热介质中,换热盘管设置在导热介质的液面上侧。
所述筒体的上部设置有压力保护装置。
所述压力保护装置包括设置在筒体上顶面处的用于检测换热器内部压力的压力开关,压力开关与设置在筒体外侧的压力显示装置和/或报警装置电连接。
所述压力保护装置还包括设置在筒体上顶面处的压力安全阀。
所述筒体的上部还设置有向筒体内部输送导热介质的输送管,所述输送管上设置有阀门。
所述换热盘管的上侧设置有冷却盘管,冷却盘管通过冷却管路与设置在筒体外侧的制冷装置相连通并构成冷却回路。
所述制冷装置为压缩冷凝机组。
所述筒体的主体为φ159或φ189或φ219的无缝钢管,无缝钢管的底部和顶部均焊接有密封板。
本发明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尤其适用于微小换热量的调节,当换热管路中的制冷剂为R22时,下限流量约2kg/h。
2)、本发明可以作为加热换热器或者冷却换热器,通用性很强,便于推广使用。
3)、相较于传统的换热器,本发明调节精度高,跨度更大,受外界影响很小。
4)、本高精度换热器中没有传统的水管路或是风机等部件,空间不受影响和限制,尤其便于应用于移动式的系统产品中;适于模块化和产品化。
5)、本高精度换热器调节效率高,操作简单且换热速度快。
附图说明
图1是本高精度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的含义如下:
10-筒体 20-导热介质 30-换热盘管 31-进口管路
32-出口管路 40-电加热器 50-制冷装置 51-冷却盘管
60-压力开关 70-压力显示装置 80-压力安全阀
90-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可调负荷的高精度换热器,包括封闭的筒体10,所述筒体10中设置有换热盘管30,且筒体10中充填有导热介质20,所述换热盘管30的进口管路31和出口管路32均伸出在筒体10的外侧;所述筒体10中还设置有对导热介质20进行加热的电加热器40。
导热介质20一般选择为低沸点、物理性质稳定的液体,以确保换热器能够安全稳定的工作,本发明中的导热介质20优选为R123或R11。
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所述电加热器40浸没在导热介质20中;换热盘管30设置在导热介质20的液面上侧,或者换热盘管30的一部分浸没在导热介质20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未经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0250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