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罗汉果醇H9在制备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02435.0 | 申请日: | 2012-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260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发明(设计)人: | 余龙;刘祖龙;唐丽莎;胡立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复旦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31/575 | 分类号: | A61K31/575;A61P35/00;C12Q1/02 |
代理公司: | 上海正旦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00 | 代理人: | 陆飞;盛志范 |
地址: | 20043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罗汉果 h9 制备 肿瘤 药物 中的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化工领域及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葫芦烷型四环三萜类化合物在制备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本发明涉及的葫芦烷型四环三萜类化合物结构式如下:
其CAS号为64675-48-5,在本发明中简称为H9, 有俗称为罗汉果醇。
H9在罗汉果中被发现,但是含量很低,较难大批量的分离纯化。申请号为200710039126、发明名称为“罗汉果醇的提纯制备方法”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H9的提纯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步骤:(1)先将罗汉果粉碎,加入乙醇提取得醇浸膏;(2)醇浸膏悬浮于水,乙酸乙酯萃取,回收乙酸乙酯,得乙酸乙酯浸膏,取母液;(3)母液中加入盐酸溶液和乙酸乙酯,加热进行酸水解;水解后分取乙酸乙酯层,用碱液调节至中性,分离乙酸乙酯,减压回收溶剂,得到含H9的浸膏;(4)将浸膏进行硅胶柱层析,氯仿洗脱,回收氯仿;再用氯仿-甲醇洗脱,收集洗脱液,回收溶剂,得罗汉果醇粗品;(5)取罗汉果醇粗品进行重结晶,即得纯度大于95%以上的罗汉果醇。通过酸水解制备高纯度H9的简便方法,相对而言,具有纯度高、得率高、工艺简单、成本低等优点。
MOTOHIKO UKIYA等报道,H9对EB病毒抗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Inhibitory Effects of Cucurbitane Glycosides and Other Triterpenoids from the Fruit of Momordica grosvenori on Epstein?Barr Virus Early Antigen Induced by Tumor Promoter 12-O-Tetradecanoylphorbol-13-acetate,J. Agric. Food Chem. 2002, 50, 6710-6715)。
H9是一种天然产物,生物利用度较高、性质较稳定, 具有临床使用价值。随着人们对此类生物碱的化学和生物学研究的深入, 其分子作用机制将逐步明确, 这将进一步推动此类化合物的化学结构修饰和构效关系研究, 并有助于提高此类化合物的药用价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H9的新的药物用途。
本发明提供H9在制备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
所述的肿瘤是由HepG2细胞或者Focus细胞引起的肿瘤,尤其是肿瘤是肝癌或者胃癌。
所述的抗肿瘤药物可以是抗肝癌、抗胃癌、抗胰腺癌、抗宫颈癌、抗肺腺癌、抗白血病或者抗乳腺癌的药物。
所述的抗肿瘤药物的剂型可以是针剂或者片剂。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抑制体外肿瘤细胞增殖的方法,将H9加入肿瘤细胞的培养液中。
所述的肿瘤细胞可以是肝癌细胞、血癌细胞、宫颈癌细胞、肺腺癌细胞、肺腺癌细胞、胃癌细胞、乳腺癌细胞或者胰腺癌细胞。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采用的肝癌细胞是SMMC-7721、Focus、QGY和HepG2。
一般而言,加入H9的终浓度为1-100μM。例如,1-5μM,1-10μM,3-10μM,1-20μM,3-30μM,1-40μM,5-20μM,10-40μM,1-50μM,3-36μM,15-25μM,5-50μM,15-50μM,25-40μM,5-40μM,5-30μM,10-20μM,5-100μM,3-100μM,15-100μM,等等。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抗肿瘤药物,所述的抗肿瘤药物的活性成分是H9。所述的肿瘤可以是肝癌、肺腺癌、胃癌、乳腺癌、胰腺癌或者血癌。
本发明的小分子化合物(H9)可以采用各种常规的制备方法制备。例如,采用人工化学合成的方法。
利用本发明小分子化合物,通过各种常规筛选方法,可筛选出与H9 发生相互作用的物质,如受体、抑制剂或拮抗剂等。
本发明及其抑制剂、拮抗剂等,在治疗上进行施用(给药)时,可提供不同的效果。通常,可将这些物质配制于无毒的、惰性的和药学上可接受的水性载体介质中,其中pH通常约为5-8,较佳地pH约为6-8, pH值可随被配制物质的性质以及待治疗的病症而有所变化。配制好的药物组合物可以通过常规途径进行给药,其中包括(但并不限于):肌内、腹膜内、皮下、皮内、或局部给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复旦大学,未经复旦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0243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治疗肾虚腰痛的中药组合物
- 下一篇:导电滑环动态接触电阻测量工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