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多重放大系统的检测玉米赤霉烯酮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02342.8 | 申请日: | 2012-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083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25 |
发明(设计)人: | 严亚贤;王元凯;孙建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3/64 | 分类号: | G01N33/64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郭国中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多重 放大 系统 检测 玉米 赤霉烯酮 方法 | ||
1.一种基于多重放大系统的检测玉米赤霉烯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ZEN半抗原与OVA偶联,得到偶联物ZEN-OVA,再与biotin偶联,得到偶联物OVA-ZEN-biotin;
步骤二,将抗ZEN单克隆抗体与免疫磁珠结合,得到抗体-磁珠结合物;
步骤三,将所述抗体-磁珠结合物加入EP管中,用洗涤液洗涤,对待侧样品进行萃取,将待侧样品的萃取液稀释后加入上述管中,震荡;
步骤四,去除上清液,用洗涤液洗涤,再加入所述OVA-ZEN-biotin,震荡;
步骤五,去除上清液,用洗涤液洗涤,再加入SA-HRP,震荡;
步骤六,去除上清液,用洗涤液洗涤,加入发光底物,震荡,测定发光值;
步骤七,根据已知不同浓度ZEN与抗玉米赤霉烯酮单克隆抗体加入后得到的发光值,制作标准曲线,再根据待测样品的发光值,通过标准曲线得到样品中的ZEN浓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玉米赤霉烯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一中,所述ZEN半抗原与所述OVA的偶联通过活泼酯法完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玉米赤霉烯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一中,所述偶联物ZEN-OVA与所述biotin的偶联通过活泼酯法完成。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玉米赤霉烯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三中,所述洗涤液为pH为7.4的0.01M磷酸盐缓冲液。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玉米赤霉烯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三中,所述萃取液的稀释倍数为5倍。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玉米赤霉烯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三中,所述萃取的方法为:取样品,按照重量体积比1∶10的比例加入70%甲醇-PBS溶液,剧烈震荡15min,静置30min,将上清液通过快速定性滤纸过滤,即得萃取液。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检测玉米赤霉烯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稀释液为pH 8.2的0.1M磷酸缓冲液,所述磷酸缓冲液含有体积比为0.01%的Tween-20。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玉米赤霉烯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三中,所述震荡步骤为室温震荡30分钟。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玉米赤霉烯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六中,所述震荡步骤为室温震荡1分钟。
10.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检测玉米赤霉烯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七中,所述标准曲线的做法为:以加入ZEN浓度的对数值为横坐标,以加入不同浓度ZEN所得到的不同发光值除以不加入ZEN所得到的发光值为纵坐标,通过MicrosoftExcel软件,做出散点图并添加趋势线公式和R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02342.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