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螺旋藻废水零排放处理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01852.3 | 申请日: | 2012-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573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沈福昆;杜伟春;鸭乔;张瑶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绿A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9/04;C02F1/24 |
代理公司: | 北京泛华伟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0 | 代理人: | 郭广迅 |
地址: | 650106 云南省昆***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螺旋藻 废水 排放 处理 系统 方法 | ||
1.一种螺旋藻废水零排放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一般废水处理子系统(1)、高盐碱废水处理子系统(2)、水泵和阀门;所述一般废水处理子系统(1)包括通过管道依次连接的气浮池(3)、重力式无阀滤池(4)和消毒池(5);所述高盐碱废水处理子系统(2)包括通过管道依次连接的粗滤装置(6)、厌氧调节池(7)、所述气浮池(3)、所述重力式无阀滤池(4)、生物接触氧化池(8)、沉淀池(9)、高效纤维过滤器(10)和所述消毒池(5);所述阀门使所述一般废水处理子系统(1)和所述高盐碱废水处理子系统(2)分别在不同时间内独立工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阀门包括:设置在所述厌氧调节池(7)和气浮池(3)之间的管道上的第一阀门(11);设置在所述重力式无阀滤池(4)和所述生物接触氧化池(8)之间的管道上的第二阀门(12);设置在所述重力式无阀滤池(4)和所述消毒池(5)之间的管道上的第三阀门(13);和设置在所述消毒池(5)和所述高效纤维过滤器(10)之间的管道上的第四阀门(14)。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气浮池(3)为平流式气浮池;所述粗滤装置(6)为格栅;所述沉淀池(9)为斜孔板沉淀池。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生物接触氧化池(8)为推流式生物接触氧化池;优选地,所述推流式生物接触氧化池内设有组合式填料,池底设有散流式微孔曝气头,所述组合式填料上载有好氧微生物。
5.一种螺旋藻废水零排放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使用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处理螺旋藻废水的步骤;优选地,所述的系统处理螺旋藻废水的步骤,包括使用所述一般废水处理子系统处理一般废水的步骤,和/或使用所述高盐碱废水处理子系统处理高盐碱废水的步骤。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使用一般废水处理子系统处理一般废水的步骤包括:
1)对一般废水的气浮处理;
2)重力式无阀过滤处理;
3)消毒灭菌处理;
所述使用高盐碱废水处理子系统处理高盐碱废水的步骤包括:
1′)对高盐碱废水的粗滤和厌氧调节处理;
2′)气浮处理;
3′)重力式无阀过滤处理;
4)生物接触氧化处理;
5)沉淀和纤维过滤处理;
6)消毒灭菌处理。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使用一般废水处理子系统处理一般废水的步骤包括:
1)对一般废水的气浮处理:将所述一般废水通入气浮池,加入絮凝剂,使悬浮物与一般废水通过气浮分离,然后将下层一般废水通入所述重力式无阀滤池;
2)重力式无阀过滤处理:步骤1)中的下层一般废水经重力式无阀滤池过滤后,通入所述消毒池;
3)消毒灭菌处理:向消毒池加入臭氧和/或二氧化氯,对过滤后的下层一般废水进行消毒灭菌,即得螺旋藻回用水;
所述使用高盐碱废水处理子系统处理高盐碱废水的步骤包括:
1′)对高盐碱废水的粗滤和厌氧调节处理:将所述高盐碱废水通入所述粗滤装置,经粗滤后通入厌氧调节池,在厌氧调节池内停留1~7日并调节水质水量,然后通入气浮池;
2′)气浮处理:向气浮池中加入絮凝剂,使悬浮物与高盐碱废水通过气浮分离,然后将所述下层高盐碱废水通入所述重力式无阀滤池;
3′)重力式无阀过滤处理:步骤2′)的下层高盐碱废水经重力式无阀滤池过滤后,调节其pH值为7~9.5,然后通入生物接触氧化池;
4)生物接触氧化处理:将步骤3′)所得废水在生物接触氧化池进行接触氧化6~10h,使有机物被分解,通入沉淀池;
5)沉淀和纤维过滤处理:步骤4)所得废水经沉淀池沉淀和高效纤维过滤器过滤,通入消毒池;
6)消毒灭菌处理:向消毒池加入臭氧和/或二氧化氯,对步骤5)经过滤的废水进行消毒灭菌,即得螺旋藻回用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步骤1)和步骤2′)中,絮凝剂为聚丙烯酰胺,添加量为1.0~5.0g/吨水;气浮的溶气压力为0.4~0.7MPa。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步骤4)中,所述生物接触氧化池为推流式生物接触氧化池;优选地,所述推流式生物接触氧化池内设有组合式填料,池底设有散流式微孔曝气头,所述组合式填料上载有好氧微生物;所述散流式微孔曝气头向池中交替曝气和通入步骤3′)所得废水,所述步骤3′)所得废水在上升过程中与空气充分混合,与组合式填料上的好氧微生物相互作用,使所述步骤3′)所得废水中的有机物分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绿A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云南绿A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01852.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