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薄膜卷绕装置以及使用薄膜卷绕装置的薄膜的制造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210001832.6 | 申请日: | 2012-01-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830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 发明(设计)人: | 松村善仁;铃木良明;远藤广宣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B65H18/26 | 分类号: | B65H18/2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经志强 |
| 地址: | 日本东京都港***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薄膜 卷绕 装置 以及 使用 制造 方法 | ||
1.一种薄膜卷绕装置,将薄膜卷绕于卷绕轴而形成缠绕卷,使设置有多个所述卷绕轴的转塔以旋转轴为中心而旋转,借此使所述缠绕卷从卷绕位置移动,使接下来进行卷绕的卷绕轴移动至所述卷绕位置,所述薄膜卷绕装置包括:
空气喷出单元,所述空气喷出单元包括:
空气喷嘴,将空气喷射至所述缠绕卷的表面,借由喷射出的所述空气来将已卷绕的所述薄膜推压至所述表面;
空气导入管路,经由中空地形成的所述旋转轴,将所述空气导入至所述空气喷嘴;以及
移动机构,一面将所述空气喷嘴的喷出口与所述缠绕卷表面的距离维持于规定的范围,一面追随着所述缠绕卷的卷绕直径的变化而使所述空气喷嘴移动,
针对每个所述卷绕轴,所述空气喷出单元与所述转塔成一体地设置,所述空气喷出单元随着所述转塔的旋转而一起旋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膜卷绕装置,其中所述空气喷出单元配置在所述转塔的旋转轨道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薄膜卷绕装置,更包括旋转接头,其设置于所述旋转轴,且所述旋转接头转动自如地将直至所述转塔的外部所设置的空气源为止的空气配管与所述旋转轴予以连结。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薄膜卷绕装置,其中设置有引导辊,所述引导辊在所述转塔旋转时,与所述转塔一起旋转,且由卷绕于所述缠绕卷的薄膜所包裹,并且
在包裹于所述引导辊的薄膜的前进路径内,配置有所述空气喷出单元。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薄膜卷绕装置,其中所述移动机构一面将所述空气喷嘴的喷出口与所述缠绕卷表面的距离维持为2mm~15mm,一面使所述空气喷嘴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薄膜卷绕装置,其中所述空气导入管路从所述旋转轴,分支至针对每个所述空气喷嘴而设置的总管,并且
从所述总管经由多根柔性软管,沿着所述空气喷嘴的宽度方向而均等地将所述空气予以导入。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薄膜卷绕装置,更包括切换机构,其设置于所述各总管,且所述切换机构能够在3秒以内,对从所述旋转轴流向各所述空气喷嘴的空气进行切换。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薄膜卷绕装置,其中一对所述移动机构是以不使驱动部的尘埃落下至所述薄膜上的方式,设置于所述空气喷嘴宽度方向的两端部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薄膜卷绕装置,其中在所述移动机构的驱动部设置有外罩。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薄膜卷绕装置,其中所述薄膜的宽度为2000mm以上。
11.一种薄膜的制造方法,包括:
制造薄膜的制膜步骤;以及
薄膜卷绕步骤,利用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薄膜卷绕装置来对所述已制造的薄膜进行卷绕。
12.一种光学薄膜的制造方法,包括:
薄膜卷绕步骤,利用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薄膜卷绕装置来对制造光学薄膜的薄膜进行卷绕;
涂布步骤,对所述已卷绕的薄膜进行逆卷绕,涂布光学用涂布液;以及
干燥步骤,对所述已涂布的涂布层进行干燥。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光学薄膜的制造方法,包括
产品薄膜卷绕步骤,利用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薄膜卷绕装置来对所述已制造的光学薄膜进行卷绕。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光学薄膜的制造方法,其中
所述光学薄膜为液晶显示装置的偏光板保护薄膜、光学补偿薄膜、以及抗反射薄膜中的任一种薄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士胶片株式会社,未经富士胶片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01832.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