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重力冲击泵系统无效
| 申请号: | 201210001545.5 | 申请日: | 2012-01-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785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9 |
| 发明(设计)人: | 范姜群仁 | 申请(专利权)人: | 范姜群仁 |
| 主分类号: | F04B9/10 | 分类号: | F04B9/10 |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李秀梅 |
| 地址: | 中国台湾桃***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重力 冲击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泵机,尤指绿能泵机系统,具体而言是以利用攫取水位落差的重力位能为驱动动力,将水泵至需求扬程,藉以达成无须使用能源即能泵水的目的,且具节能减碳功效之泵机系统。
背景技术
无须使用能源之绿能泵机系统中,不论中西方均有先贤戮力探究,在不可考年代中国有水车,利用水之冲击动能、风力、人力、兽力等,使水车转动汲水,唯扬程不超过水车出水口高度。
1772年在英国有John Whitehurst of Cheshire创制脉动发动机(pulsation engine),利用水槌效应之水槌泵(Hydram pump),其应用原理为将刚性管内流动之水急速停止,利用惯性造成水槌效应,使水压升高将水泵往高处,唯实务上约可造成水落差之三倍高,最高亦不超过六倍。
在本发明发想之前。本申请人对此绿能泵机系统作过深入之分析,探讨其实务运作有扬程受限之盲点,并积极寻求解决方桉,经多次研发失败后,终于创制出一种以位能为驱动动力的重力冲击泵系统,克服现有绿能泵机系统之限制,成功的达成无须消耗石化能源,泵水扬程可依需求配置,而极具绿能概念之实用泵机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引用自然界中固有之规律,利用产业可行的技术手段,创建一种无须消耗石化能源,以自水源攫取水位落差的重力位能为驱动动力,泵水扬程可依需求配置,而极具绿能概念的实用泵机系统。
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重力冲击泵系统,包括有位能臂模组、动能臂模组、倾泻翻转模组、机座蓄压器模组、连结释放模组和塞柱泵;
该位能臂模组设有一位能臂、水槽和平衡配重;水槽开口向上,下设翻转挡块,中有水槽轴;位能臂上端有孔与水槽轴枢合,平衡配重锁固于位能臂下端,位能臂中段有孔与位能臂轴锁固,有位能输出臂锁固于位能臂轴,位能输出臂另一端有位能输出臂杆,有导引凸轮设于位能输出臂上端;
该动能臂模组设有一动能臂,有勾爪用轴设于动能臂上端,动能臂中段设有孔与动能臂轴枢合,设有击槌锁固于动能臂下端,设有能量槌锁固于击槌另一端,击槌与塞柱泵的塞柱相对应;
该倾泻翻转模组设有翻转臂,翻转臂上端设有翻转臂轴,下端设有翻转臂枢,翻转臂枢与机座的翻转臂座枢合,翻转臂轴与水槽的翻转挡块于水槽摆荡轨迹的水槽翻转倾泻碰触处相对应;
该机座蓄压器模组设有一机座和一蓄压器,该机座上端有一动能臂轴座,中端设有一勾爪脱离杆,下端设有一位能臂轴座,底端前方有一汲水槽,底端后方有一翻转臂座;位能臂模组藉位能臂轴枢合于机座,动能臂模组藉动能臂轴枢合于机座;该蓄压器有一入水孔和一出水孔,入水孔及出水孔均与蓄压器相互连通;
该连结释放模组有一勾爪臂,该勾爪臂上端有一勾爪轴位孔,与动能臂上端的勾爪用轴枢合,中端设有一脱离挡块,下端设有一释放勾爪;
该塞柱泵有一泵座、一泵入水口和一泵出水口,该泵座前端有一塞柱腔,塞柱腔内设有一塞柱,塞柱中心设有一复位弹簧;该泵入水口设于泵座一端,泵入水口内设有一入水阀,该入水阀使水仅能由泵入水口流向塞柱腔,汲水槽的水经此泵入水口供水给塞柱泵;该泵出水口设于泵座另一端,泵出水口内设有一出水阀,该出水阀使水仅能由塞柱腔流向泵出水口,塞柱泵经此泵出水口将水泵出;泵入水口、塞柱腔、泵出水口相互联通,因泵入水口内设有入水阀,泵出水口内设有出水阀,而使水仅能由泵入水口流向塞柱腔或由塞柱腔流向泵出水口;塞柱泵锁固于机座下端,与击槌相对应。
以下对本发明的原理进行详细说明。
本发明的泵机系统命名为一种重力冲击泵系统,其特征为透过位能臂模组、动能臂模组、倾泻翻转模组、机座蓄压器模组、连结释放模组、塞柱泵等六大模组的组合技术手段来实现上述的发明目的。
此六大模组组合后的功能为:利用水槽承接水源的位能,将此位能转存于能量槌,能量槌经释放后受地心引力下坠,而将能量槌的位能转换为动能,能量槌再透过击槌向塞柱冲击作功,使塞柱泵将水泵出,而达成藉水源的重力位能为驱动动力的泵机系统。
本发明于本说明书代表图项阐述具体可行的实施范例,本范例仅用于方便进行描述。将本发明变换成任何名称,各元件、模组变换成任何位置、形状、机构、尺寸,或增减各元件、模组,当仍属本发明的申请专利范围界定内。
以下对本发明引用的自然界中的固有规律,及产业可行的技术手段阐述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范姜群仁,未经范姜群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0154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