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内置钢网和铝架的塑料车身的一次成型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210001485.7 | 申请日: | 2012-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924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0 |
发明(设计)人: | 应革;应明夏;李银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应革 |
主分类号: | B29C41/06 | 分类号: | B29C41/06;B29C41/20;B29C41/38;B29C41/46;B29L31/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13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内置 塑料 车身 一次 成型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车身的一次成型工艺,特别是一种内置钢网和铝架的塑料车身的一次成型工艺。
背景技术:
纵所周知,纯塑料的汽车车身虽然可以减轻车体重量,满足车辆轻量化的需求,但其在强度、刚度和抗变形能力方面存在较大的不足,当车辆被碰撞时,无论是发生在哪个位置,都会使车身产生严重的变形,给车内人员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因而有待于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内置钢网和铝架的塑料车身的一次成型工艺,通过该工艺一次成型的组合式车身,在强度、刚度和抗变形能力方面得到了大幅度提高。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内置钢网和铝架的塑料车身的一次成型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按车身轮廓分别制作一凹模和凸模,其中凸模的内壁上设置有若干用于成型铝架嵌入槽的凸起;
(2)在凹模内嵌入钢网,在凸模内的各凸起上预埋螺套,该螺套一端与各凸起的内表面相接,另一端在合模后与凹模内壁相接;
(3)将粉末状塑料加入凹模和凸模,然后合上模具;
(4)将模具转入加热室内并使之沿相互垂直的主轴与副轴不断旋转、加热,模具内的粉末状塑料在重力和热能的作用下,逐渐均匀地涂布、熔融粘附于模腔的整个表面上;
(5)将模具进行冷却和充气保压定型;
(6)脱模,得到一外层壁体是由塑料包覆钢网的塑钢结构、内层壁体为塑料结构的中空双层车身,且内层壁体的内表面上还成型有若干铝架嵌入槽,铝架嵌入槽与外层壁体之间连接有螺套;
(7)在中空双层车身的内层壁体的各铝架嵌入槽内嵌入铝架,并在各螺套内拧入螺丝将铝架固紧在车身上。
模具的冷却包括两个步骤,一是风冷却,二是水雾冷却;其中风冷却是在对模具充气保压定型之前进行,水雾冷却是在对模具充气保压定型之后进行。
在将模具转入加热室之前,对应车身上难以成型的一些部位先进行局部预热。
所述模具在加热室的加热时间为25~30分钟,加热温度为200~400℃,转速为5-25转/分钟。
所述模具风冷却至120℃时进行充气保压定型,且充气保压定型的气压在0.5Mpa以下。
所述模具在风冷却、充气保压定型和水雾冷却过程中均保持绕双轴旋转状态。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
首先,本发明采用了一次成型的滚塑工艺步骤,因而可以简化模具结构和生产工艺,减少模具数量,使车身制作方便,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而且也降低了生产成本。
其次,本发明一方面将钢网嵌入模具内部,在滚塑过程中,原料包覆钢网,使车身的外层壁体形成类似于钢筋+混凝土的结构,用钢网强制抵消塑料的部分收缩变形,另一方面在车身内侧增加了铝制骨架,使其形成“外柔内刚”的效果。虽然内置钢网和铝架使车身的重量有所增加,但其对提高车身强度、刚度,特别是减少变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按照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内置钢网和铝架的塑料车身的一次成型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按车身轮廓分别制作一凹模1和凸模2,其中凸模2的内壁上设置有若干用于成型铝架嵌入槽的凸起21;
(2)在凹模1内嵌入钢网(图中未示意),在凸模2内的各凸起21上预埋螺套22,该螺套22一端与各凸起21的内表面相接,另一端在合模后与凹模1内壁相接;
(3)将粉末状塑料加入凹模1和凸模2,然后合上模具;
(4)将模具转入加热室内并使之沿相互垂直的主轴与副轴不断旋转、加热,模具内的粉末状塑料在重力和热能的作用下,逐渐均匀地涂布、熔融粘附于模腔的整个表面上;
(5)将模具转入风冷却室进行风冷却,当冷却至120℃时将模具转入充气保压室进行充气保压定型,气压在0.5Mpa以下,接着将模具转入水雾冷却室进行水雾冷却;
(6)脱模,得到一外层壁体是由塑料包覆钢网的塑钢结构、内层壁体为塑料结构的中空双层车身,且内层壁体的内表面上还成型有若干铝架嵌入槽,铝架嵌入槽与外层壁体之间连接有螺套;
(7)在中空双层车身的内层壁体的各铝架嵌入槽内嵌入铝架,并在各螺套内拧入螺丝将铝架固紧在车身上。
如上所述,在将模具转入加热室之前,对应车身上难以成型的一些部位先进行局部预热。模具在加热室的加热时间为25~30分钟,加热温度为200~400℃,转速为5-25转/分钟。此外,模具在风冷却、充气保压定型和水雾冷却过程中均保持绕双轴旋转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应革,未经应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0148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粮食储存仓
- 下一篇:半喂入联合收割机圆捆打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