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线通信终端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00989.7 | 申请日: | 2012-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447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发明(设计)人: | 赵亮;赵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Q21/28 | 分类号: | H01Q21/28 |
代理公司: | 北京凯特来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0 | 代理人: | 郑立明;黄晓军 |
地址: | 518129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线通信 终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高无线通信性能的无线通信终端。
背景技术
目前数据卡产品的频段越来越全,子型号越来越多,对天线的设计要求非常高。为了满足全频段的设计要求,数据卡的天线对空间的要求就比较大。目前数据卡中的天线一般是在数据卡尾端采用一个支架单极子天线或者在数据卡的USB端采用一个PCB印制天线,而支架单极子天线或者PCB天线单独使用时都要求很大的净空区,不利于产品的开发调试和天线小型化,而且天线的低频效率很差,只有30%~40%左右,导致数据卡产品很难同时兼顾高低频的无线性能,难以满足全频段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一种无线通信终端设备,可以解决目前的天线无法满足数据卡类无线通信终端的全频段性能要求,且天线要求很大的净空区导致产品体积较大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一种无线通信终端,包括:
外壳、支架、电路板、电器元件和天线;其中,
所述天线包括设置在支架上的支架天线,和设置在电路板上的印制天线或金属丝天线;
所述支架天线通过第一馈电点与电路板连接;所述设置在电路板上的印制天线或金属丝天线通过第二馈电点与电路板连接。
由上述提供的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终端中,天线由支架天线和设置在电路板上的印制天线或金属丝天线两部分组成,可将其中的支架天线设计成发射和接收频段均对应于824MHz~960MHz的低频段天线,从而提升了整个天线低频段性能,避免采用一个天线覆盖全频段的无线终端低频段性能不好的问题,使无线通信终端满足全频段要求,且这种由分离的支架天线和电路板上的印制天线或金属丝天线组成的天线,由于不用一个天线覆盖全频段,因此减少支架的使用从而减小天线的净空区,保证无线通信终端的小型化。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无线通信终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无线通信终端,可以是无线数据卡等终端设备,如图1所示,该终端包括:外壳1、支架6、电路板2、电器元件4和天线,电路板2及电器元件4均设置在外壳1内,其中电器元件4设置在电路板2上;
其中,天线包括设置在支架6上的支架天线31,和设置在电路板上的印制天线32或金属丝天线32。
上述终端中,支架天线31与电路板上的印制天线或金属丝天线为分离式结构,支架天线设置在支架6上,支架6上可通过螺钉7与电路板2上的螺钉孔8配合,使支架6固定在外壳的尾部,罩住伸出外壳1外的电路板2一端,支架天线为发射与接收频段均对应于824MHz~960MHz的低频段天线;电路板上的印制天线32或金属丝天线32为发射与接收频段均对应于1710MHz~2170MHz的高频段天线。
上述终端中,支架天线31与电路板上的印制天线32或金属丝天线32均与电路板上设置的同一个馈电点5连接,通过同一个馈电点进行馈电,这样可以降低天线匹配电路的复杂度。也可以是支架天线31通过第一馈电点与电路板连接,而电路板上的印制天线32或金属丝天线32通过第二馈电点与电路板连接,第一馈电点和第二馈电点为不同的馈电点,这样便于灵活设计天线的匹配电路。终端中支架天线可以通过漏铜区与馈电点5焊接连接,或支架天线金属弹脚与馈电点5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终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终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0098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