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硅质原料尾矿粒化料及其制备方法与用途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00907.9 | 申请日: | 2012-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154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7 |
发明(设计)人: | 王增贵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增贵 |
主分类号: | C03B1/02 | 分类号: | C03B1/02 |
代理公司: | 蚌埠鼎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4102 | 代理人: | 王琪 |
地址: | 233010 安徽省蚌埠***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原料 尾矿 料及 制备 方法 用途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粒化料,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硅质原料尾矿粒化料,同时,本发明还涉及一种所述硅质原料尾矿粒化料的制备方法与用途。
背景技术
目前,制造玻璃所用的硅质原料,一般粒度要求最大不超过0.71mm,且0.1mm以下部分最好不超过5%。在对硅质原料进行加工过程中,不论是利用天然硅砂进行选矿处理,还是利用天然矿石(例如:石英岩、脉石英、砂岩等),进行破碎和分级,都会产生大量0.1mm以下的粉料,粉料可达到天然矿石的重量百分比20%以上。
粉料过多所带来的问题是:
1、将0.1mm以下的粉料作为尾矿弃之不用,不仅浪费资源、占用土地,而且造成污染、影响环境。
2、如果这部分粉料仍作为玻璃原料使用,势必造成玻璃配合料中粉料过多,又会存在如下缺点:
(1)、玻璃配合料在混合过程中易结成硅质料团,它不易熔化,在玻璃上形成结石;
(2)、玻璃配合料在输送过程中易分层,影响玻璃的均匀性;
(3)、由于玻璃配合料中粉料多,易飞扬,污染环境、影响玻璃的均匀性和窑炉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提高矿产资源利用率、减少土地占用和环境污染的硅质原料尾矿粒化料;同时,本发明要解决的另一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该硅质原料尾矿粒化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工艺简单,使用设备少;同时也给出了该硅质原料尾矿粒化料的用途。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硅质原料尾矿粒化料,该粒化料由下述方法制备获得:
(1)将硅质原料在选矿、破碎、分级过程中产生的粒度为0.1mm以下的粉料抽取出来,送到造粒车间的粉料库内;
(2)将粉料称量好后,送入混合机并加入粘结剂进行混合,确保得到的混合料的温度为30~40℃,所述的粘结剂采用碳酸钠和氢氧化钠或水玻璃或质量分数为40~70%的氢氧化钠中的任意一种;
(3)将混合料送往造粒设备进行造粒,得到含水率4~7%的粒状料;
(4)将粒状料送往烘干设备,烘干温度为155~175℃,烘干时间30~40分钟,制得含水率小于1%的硅质原料尾矿粒化料。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硅质原料尾矿粒化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依次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1)将硅质原料在选矿、破碎、分级过程中产生的粒度为0.1mm以下的粉料抽取出来,送到造粒车间的粉料库内;
(2)将粉料称量好后,送入混合机并加入粘结剂进行混合,确保得到的混合料的温度为30~40℃,所述的粘结剂采用碳酸钠和氢氧化钠或水玻璃或质量分数为40~70%的氢氧化钠中的任意一种;
(3)将混合料送往造粒设备进行造粒,得到含水率4~7%的粒状料;
(4)将粒状料送往烘干设备,烘干温度为155~175℃,烘干时间30~40分钟,制得含水率小于1%的硅质原料尾矿粒化料。
所述的硅质原料尾矿粒化料的用途为:将所述的硅质原料尾矿粒化料输送到投料池中,作为生产玻璃的硅质原料使用。
为能简洁说明问题起见,以下对本发明所述硅质原料尾矿粒化料均简称为本粒化料。
本粒化料的储存期可达一年以上,可有效降低配料系统的可靠性要求,减少了设备投资。
根据所述的粒化料的用途,该粒化料作为生产玻璃的原料使用,可发挥以下积极作用:
(1)利用硅质原料尾矿造粒,作为玻璃原料使用,充分利用矿产资源,减少占地,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2)对玻璃生产而言,硅质原料中的粉料越少越好。在进行原料配合时可防止出现硅质料团,减少玻璃上的结石;玻璃配合料在输送和储存过程中不会分层,保证玻璃配合料均匀,提高玻璃的熔制质量;减少粉尘飞扬,提高了玻璃的均匀性,减少了对窑炉的侵蚀和对格子体的堵塞,减少了粉尘的排放,有效保护了环境。
(3)本粒化料与常规的粉状料相比,其内硅质原料尾矿的粒度变小、表面活性增大,尽管本粒化料的最大粒度在1.0mm左右,但硅质原料尾矿已与粘结剂(起助熔作用)进行了充分地混合,从而加快了本粒化料的熔化速度,本粒化料易于熔化,达到节省能源和减少碳排放的目的。
综上所述,本粒化料可提高矿产资源利用率、减少土地占用和环境污染;本粒化料的制备方法,其工艺简单,使用设备少;本粒化料的用途,适应性强,工业化使用没有障碍,在国内开创了对硅质原料尾矿进行充分利用的先河,对于玻璃的熔制质量,可起到较显著的提高作用,且节能减排。
在本发明的制备方法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增贵,未经王增贵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0090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