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后张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端头防护构造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00393.7 | 申请日: | 2012-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924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0 |
发明(设计)人: | 赵正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正义 |
主分类号: | B28B23/04 | 分类号: | B28B2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2200 北京市昌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后张无 粘结 预应力 混凝土结构 端头 防护 构造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周期移位重复使用的后张无粘结预应力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预应力构造。
背景技术 目前已有的周期移位重复使用的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如装配式混凝土预制塔机基础的预应力构造的端头——张拉端和固定端的构造,一般都采用与建筑结构的张拉端和固定端相类似的构造,但因整体混凝土结构重复使用的需要,造成张拉端和固定端构造不能象建筑工程中的后张无粘结预应力构造的张拉端和固定端那样进行永久封闭,造成张拉端和固定端有一部分构造必须暴露于混凝土结构之外,因而对结构整体安全形成隐患;并且由于端头构造外露而直接处于自然潮湿环境造成端头构造锈蚀加快,对预应力构造的安装、拆解和重复使用形成不利影响,加快了预应力构造的损坏和报废速度而增加使用成本。因此,设计配备一种与现有的后张无粘结装配式混凝土预制结构的预应力构造的端部构造——张拉端和固定端相匹配的防护和封闭构造,就成为后张无粘结装配式预制混凝土结构保证结构安全并延长端头构造使用寿命从而降低使用成本的关键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和任务是提供一种与装配式后张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端头构造——固定端和张拉端构造相匹配的、可与固定端和张拉端构造组合、分解的防护和封闭构造,该构造既能使固定端和张拉端得到有效防护,又实现固定端和张拉端构造与外部的自然潮湿环境隔绝封闭,同时拆、装简便。为确保结构整体安全,增加构造使用寿命、降低使用成本提供技术条件。
技术方案 本发明包括与反复装卸的后张无粘结预应力构造相配合的由7种固定端防护构造形式和9种张拉端防护构造形式共同构成的后张无粘结预应力构造的端头防护构造;本发明的固定端构造形式为固定端防护构造形式1号(101)或固定端防护构造形式2号(102)或固定端防护构造形式3号(103)或固定端防护构造形式4号(104)或固定端防护构造形式5号(105)或固定端防护构造形式6号(106)或固定端防护构造形式7号(107);本发明的张拉端构造形式为张拉端防护构造形式1号(201)或张拉端防护构造形式2号(202)或张拉端防护构造形式3号(203)或张拉端防护构造形式4号(204)或张拉端防护构造形式5号(205)或张拉端防护构造形式6号(206)或张拉端防护构造形式7号(207)或张拉端防护构造形式8号(208)或张拉端防护构造形式9号(209)。
固定端防护构造形式1号(101):供预应力钢筋(3)穿过并置于其中的孔道1号(11)设于砼预制构件(46)水平组合而成的装配式后张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砼(1)中,孔道1号(11)的剖面为多边形或圆形,孔道1号(11)的纵向轴心与装配式后张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平面轴线重合或平行,孔道1号(11)的孔壁由预应力钢筋孔道管(18)的内壁构成,预应力钢筋孔道管(18)的材料为钢或塑料或砼(1);与同一装配式后张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同一平面轴线平行的各孔道1号(11)的纵向轴心在同一横剖面并列水平成一组设置,孔道1号(11)的数量为n,该n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孔道1号(11)与砼预制构件(46)的砼(1)的垂直外立面交会处设有锚板1号(2),锚板1号(2)的正立面为多边形或圆形,锚板1号(2)上设有孔7号(15),孔7号(15)的数量与同一组预应力钢筋孔道管(18)的数量相同,孔7号(15)的外立面与砼预制构件(46)的砼(1)的垂直外立面相平,孔7号(15)与孔道1号(11)的剖面为全等的多边形或圆形,且纵向轴心重合,锚板1号(2)的内立面与孔道1号(11)的外端面之间无间隙且连接,在锚板1号(2)上设有孔4号(14)m个,该m为大于等于2的整数;孔4号(14)的内径面上设有内螺纹与螺栓1号(7)的外螺纹配合;锚板1号(2)的内立面上设或不设锚筋1号(10)与锚板1号(2)连接;预应力钢筋(3)的外端与锚头(4)组合为一体,锚头(4)的外径大于孔7号(15)的内径;圈1号(9)的外缘为多边形或圆形,圈1号(9)的内孔剖面为多边形或圆形;保护套筒1号(5)的内缘剖面为与圈1号(9)的内孔剖面图形全等的筒口朝向砼结构中心的封闭套筒,保护套筒1号(5)的外端筒底1号(16)的内立面与预应力钢筋(3)的外端之间有间隙,保护套筒1号(5)的内端面与圈1号(9)的外端面连接;圈1号(9)上设有数量与设于锚板1号(2)上的孔4号(14)相同的孔2号(12),且孔2号(12)与孔4号(14)的水平纵向轴心重合,孔2号(12)的内径大于螺栓1号(7)的外径并与螺栓1号(7)外径配合;在锚板1号(2)的外立面与圈1号(9)的内立面之间设有封闭圈1号(8),封闭圈1号(8)上有孔3号(13)供螺栓1号(7)穿过;如图1、2、3、4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正义,未经赵正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0039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淀粉液化制备聚醚多元醇的方法
- 下一篇:图案判定装置以及计算机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