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垂直连接螺栓的模块定位构造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00392.2 | 申请日: | 2012-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950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0 |
发明(设计)人: | 赵正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正义 |
主分类号: | E02D27/42 | 分类号: | E02D27/42;E02D27/4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2200 北京市昌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垂直 连接 螺栓 模块 定位 构造 | ||
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周期移动使用或固定使用的塔桅式机械设备砼基础与机械设备塔身的垂直定位连接构造。
背景技术目前,已有的装配式砼预制构件塔桅式机械设备基础,以装配式砼预制构件固定式建筑塔机基础为例,虽然已经实现了基础的易位重复使用,但由于国内外各厂家生产的同一机械性能的塔机的塔身截面尺寸及塔身与砼基础的垂直连接定位螺栓的数量、位置都不相同,造成了已经定位于砼预制构件中的一种垂直连接螺栓的构造设置形式无法适应垂直连接螺栓数量不同、螺栓直径不同、螺栓平面位置不同的各种不同的垂直连接螺栓的构造形式的情况。因此,要在一个垂直连接构造当中兼容匹配垂直连接螺栓数量不同、螺栓直径不同、螺栓平面位置不同的几种构造,使其实现以少量的构造配件变换造成垂直连接构造适应一定范围内的螺栓数量、螺栓平面位置、螺栓直径的变化要求,该项技术突破将为装配式砼预制构件塔桅式机械设备基础提供定型的标准化的预制砼基础与不同的垂直连接构造之间的过渡通用构造,从而为装配式砼预制构件塔桅式机械设备基础的产业化的重要条件——广泛适用性和降低制作和使用成本提供关键的技术条件。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和任务是在不损坏基础砼预制构件的前提下,提供一种在设定的范围内,通过更换其中一个配件,使砼基础与塔桅式机械设备的塔身的一种垂直定位连接构造变换过渡为垂直连接螺栓数量、直径、位置不同的另外几种垂直定位连接构造,使基础预制砼构件中预先设置的垂直连接构造能够与多个厂家生产的同性能级别的塔桅式机械设备的由垂直定位连接螺栓数量、直径、位置不同造成的多种不同的垂直定位连接构造的通用和过渡,为塔桅式机械设备装配式砼预制基础的广泛适用性和降低制作和使用成本提供条件。
技术方案本发明包括与基础砼预制构件进行垂直定位连接的定位连接座构造(200)和与上部塔桅式机械设备不同的塔身基础节的由垂直定位连接螺栓的不同数量、不同直径、不同位置构成的不同的垂直连接构造1号(101)或垂直连接构造2号(102)或垂直连接构造3号(103)或垂直连接构造4号(104)。
定位连接座构造(200):承压板(12)为多边形或圆形平板,在承压板(12)的平面中心设有剖面为圆形或多边形的孔1号(23),孔1号(23)的内径大于螺栓1号(4)的外径并与螺栓1号(4)的外径配合;在承压板(12)的平面上设有垂直的孔6号(43)m个,该m为大于等于3的整数,孔6号(43)的内径面上设有内螺纹与螺栓4号(44)的外螺纹配合;垂直管(11)的剖面为圆形或多边形的环,垂直管(11)的下端面与承压板(12)的上面无间隙配合且连接,承压板(12)的内孔垂直纵向轴心与孔1号(23)的垂直纵轴心重合,垂直管(11)的内径大于孔1号(23)的内径,垂直管(11)的内径大于垫圈(10)和螺母1号(5)的外径,垂直管(11)的上端面与圈(13)的下端面无间隙配合且连接;圈(13)的孔的形状和内径与垂直管(11)的孔内径及形状全等且重合,圈(13)的外缘剖面为圆形或多边形,圈(13)上设有垂直的孔4号(26)n个,该n为大于等于2的整数,孔4号(26)的内径大于螺栓2号(6)的外径且与螺栓2号(6)的外径配合;在垂直管(11)的外径面以外的圈(13)的下面与承压板(12)的上面之间设或不设肋板(29)与圈(13)的下面和垂直管(11)的外径面和承压板(12)的上面相连接;在承压板(12)的下平面与预制砼独立基础结构(1)的砼基础(2)或砼基础梁(22)的上平面之间有高强度水泥砂浆(15),高强度水泥砂浆(15)的上面与承压板(12)的下面之间、高强度水泥砂浆(15)的下面与砼基础(2)或砼基础梁(22)的上面之间无间隙配合;螺栓1号(4)的下端锚固于砼基础(2)或砼基础梁(22)的砼中,或螺栓1号(4)的下端通过与锚固于砼基础(2)或砼基础梁(22)的砼中的构造相配合而锚固定位,螺栓1号(4)上端垂直穿过孔1号(23),以螺母1号(5)的内螺纹与螺栓1号(4)的外螺纹配合,螺母1号(5)的下端平面与承压板(12)的上平面之间设有或不设垫圈(10);如图1、2、3、4、5、6、7、8、9、10、11、12、13、14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正义,未经赵正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0039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