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放射线检测器以及具备该检测器的放射线图像取得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90001000.3 | 申请日: | 2011-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300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04 |
发明(设计)人: | 须山敏康;杉山元胤 | 申请(专利权)人: | 浜松光子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1N23/04 | 分类号: | G01N23/04;G01T1/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尚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2 | 代理人: | 杨琦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放射线 检测器 以及 具备 图像 取得 装置 | ||
1.一种放射线检测器,其特征在于:
具备:
平面状的波长变换构件,响应于透过了对象物的放射线的入射而产生闪烁光;
直接变换型的放射线检测元件,直接检测透过了所述波长变换构件的所述放射线;以及
遮蔽构件,配置在所述波长变换构件与所述放射线检测元件之间,防止所述闪烁光向所述放射线检测元件的入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放射线检测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遮蔽构件是对所述闪烁光具有遮光性的平面状构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放射线检测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遮蔽构件是反射所述闪烁光的平面状反射构件。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放射线检测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遮蔽构件阻断所述放射线当中的低能量带。
5.一种放射线图像取得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
放射线源,出射放射线;
平面状的波长变换构件,响应于从所述放射线源出射并透过了对象物的所述放射线的入射而产生闪烁光;
摄像元件,对从所述波长变换构件的所述放射线入射侧的面辐射的所述闪烁光进行摄像;
直接变换型的放射线检测元件,直接检测透过了所述波长变换构件的所述放射线;
遮蔽构件,配置在所述波长变换构件与所述放射线检测元件之间,防止所述闪烁光向所述放射线检测元件的入射。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放射线图像取得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遮蔽构件是对所述闪烁光具有遮光性的平面状构件。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放射线图像取得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遮蔽构件是反射所述闪烁光的平面状反射构件。
8.如权利要求5~7中任一项所述的放射线图像取得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遮蔽构件阻断所述放射线当中的低能量带。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放射线检测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遮蔽构件和所述波长变换构件依照该顺序被蒸镀在所述放射线检测元件的检测面上。
10.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放射线图像取得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遮蔽构件和所述波长变换构件依照该顺序被蒸镀在所述放射线检测元件的检测面上。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放射线检测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遮蔽构件和所述波长变换构件依照该顺序被接合在所述放射线检测元件的检测面上。
12.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放射线图像取得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遮蔽构件和所述波长变换构件依照该顺序被接合在所述放射线检测元件的检测面上。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放射线检测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遮蔽构件和所述波长变换构件被保持构件保持在所述放射线检测元件的检测面上。
14.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放射线图像取得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遮蔽构件和所述波长变换构件被保持构件保持在所述放射线 检测元件的检测面上。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放射线检测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遮蔽构件和所述波长变换构件被固定构件固定在所述放射线检测元件的检测面上。
1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放射线图像取得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遮蔽构件和所述波长变换构件被固定构件固定在所述放射线检测元件的检测面上。
1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放射线图像取得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摄像元件以与来自于放射线源的放射线的出射区域相离的方式配置。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放射线图像取得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放射线源以放射线的光轴相对于所述放射线检测元件的检测面垂直且与所述检测面相对的方式配置,
所述摄像元件以内含的摄像透镜的光轴相对于所述波长变换构件的放射线入射面斜交叉的方式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浜松光子学株式会社,未经浜松光子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90001000.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