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集尘器有效
申请号: | 201190000895.9 | 申请日: | 2011-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392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16 |
发明(设计)人: | 水越祐树;阪口洋一;佐佐木芳宜;伊藤周祐;德永学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牧田 |
主分类号: | A47L9/12 | 分类号: | A47L9/12;A47L9/19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李洋;尹文会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集尘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集尘器,在该集尘器中,在具有吸入口的箱体的上方载置主体,该主体具有具备马达及吸入风扇的吸气单元,在箱体内且在吸入口和主体之间夹设有可挠性的过滤器。
背景技术
对于集尘器而言,在具有吸入口的箱体的上方载置主体,该主体具有具备马达及吸入风扇的吸气单元,在箱体内且在吸入口和主体之间夹设有向箱体内鼓出的布制、纸制的可挠性的过滤器。即,若吸入风扇由于马达的驱动而旋转,则外部空气经由与吸入口连接的软管而被吸入箱体内,并通过吸气单元向外部被排出,从而与外部空气一起被吸入箱体内的灰尘被过滤器捕捉而被集尘于箱体内。如专利文献1所示,在吸气单元中设置有支承框,该支承框位于袋状的过滤器的内部并使过滤器在吸引时的形状稳定。
但是,在这种集尘器中,存在粉尘附着于过滤器产生堵塞,从而吸引力降低的问题,因此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由硬钢丝和弹簧钢板形成支承框的发明。该支承框(过滤器罩)构成为:在运转时由于堵塞的过滤器导致下游侧成为负压,则该支承框向内侧弹性变形,若运转停止,则由于弹力而恢复到原来的形状,并借助该势力而使过滤器从收缩状态恢复到鼓出状态来自动地掸落附着的粉尘。
专利文献1:日本实公昭55-12754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2-45318号公报
但是,由于专利文献2的支承框整体形成为筐形,所以弹性变形的变化率小,进而过滤器的从收缩到鼓出的变形量也小,从而除尘效果不充足。另外,为了使支承框弹性变形而需要兼用钢丝和钢板,所以制造上的时间、成本也增大。
发明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集尘器,其能够增大随着从运转到运转停止的过滤器从收缩向鼓出的变形量而不使支承框弹性变形,从而能够得到过滤器的适宜的除尘效果。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技术方案1所述的集尘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其具有吸入口;主体,其载置于箱体的上方,并具有具备马达及吸入风扇的吸气单元;可挠性的过滤器,其在箱体内夹设于吸入口与吸气单元之间,并向箱体内鼓出;以及朝下的杯形的支承框,其在吸气单元的下方设置于过滤器的内侧,并且下端开口,伴随着在吸气单元的运转过程中在过滤器的下游侧产生的负压,过滤器能够与支承框的形状配合地变形。
技术方案2所述的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1的结构的基础上,在吸气单元和支承框之间设置具有与支承框的轴线正交的下表面的圆形筒状的上支承框,过滤器的侧面伴随负压而能够与上支承框和支承框之间的间隙配合地变形。
技术方案3所述的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1或2的结构的基础上设有施力机构,该施力机构对过滤器施力而使之形成为向箱体内鼓出的形状。
技术方案4所述的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3的结构的基础上,将施力机构形成为设于过滤器的底部的重物。
技术方案5所述的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1的结构的基础上,利用线材形成支承框。
技术方案6所述的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5的结构的基础上,线材包括:多个纵向线材,纵向线材在支承框的周向隔开规定间隔沿着放射方向且向下弯曲;和多个圆形的横向线材,横向线材沿纵向线材在上下方向隔开规定间隔地被固定,并随着趋向下方而慢慢形成为大径。
技术方案7所述的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2的结构的基础上,在箱体和主体之间设置位于过滤器的下游侧的主过滤器,并将支承框设置于主过滤器的下表面。
技术方案8所述的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7的结构的基础 上,主过滤器除底面之外的侧面整周均为过滤器。
技术方案9所述的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7或8的结构的基础上,将上支承框形成为覆盖主过滤器的侧面整周的网体。
技术方案10所述的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1的结构的基础上,过滤器呈上端卡止于箱体的开口并随着趋向下方而形成为小径的锥形,且过滤器是布制或者纸制的有底筒。
根据技术方案1所述的实用新型,能够增大随着从运转到运转停止的过滤器从收缩向鼓出的变形量,能够得到过滤器的适宜的除尘效果。另外此处,能够不使支承框弹性变形而进行自动除尘,因此能够以低成本简单地制造支承框。
根据技术方案2所述的实用新型,除了技术方案1的效果之外,在过滤器的外侧也能够得到大的变形量,从而能够期待除尘效果的提高。
根据技术方案3所述的实用新型,除了技术方案1或2的效果之外,还能够可靠且强势使运转停止后的过滤器恢复鼓出形状,从而能够进一步实现除尘效果的提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牧田,未经株式会社牧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9000089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清洁装置、滚刷清洁舱及清洁系统
- 下一篇:面条定量储放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