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电池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190000111.2 | 申请日: | 2011-03-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971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13 |
| 发明(设计)人: | 内田正隆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H01M2/30 | 分类号: | H01M2/30;H01M10/48;H01R11/11;H01R11/1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岳雪兰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池系统。
本实用新型基于2010年3月29日日本申请的(日本)特愿2010-074908主张优先权,这里援引其内容。
背景技术
以往,以下技术作为判定蓄电池领域的电池组的异常的技术:分别对构成电池组的单电池测量表示电池状态的电压值或电流值等的参数值,在该参数值超过临界值的情况下判定为异常。另外,算出平均电压并调整电池电压的误差的技术作为避免由于单电池的性能的偏差而降低电池组整体的性能的技术(例如,以下的专利文献1)。
在以上所述技术中,为了测量单电池的参数值,使用具备圆环板状接触部的电气测量线。该电气测量线的接触部利用螺纹与例如单电池的电极端子固定,经由利用螺纹固定于电极端子的接触部通过电气测量线测量单电池的参数值(例如,以下的专利文献2)。
另外,电气测量线的其他的固定方法,电气测量线的接触部穿过固定汇流条(导电体)的螺栓和汇流条之间,并通过螺栓拧紧固定该接触部,该汇流条连结相邻的多个单电池的电极端子彼此。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136070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11-111358号公报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但是,在现有技术中存在以下所示技术问题。即,例如在专利文献2中,在测量单电池(蓄电池)的参数值时,因为电气测量线的接触部通过螺纹拧 紧连接固定于电极端子,所以由于螺栓的松动等会使接触电阻产生相应的变化。
另外,在电气测量线的接触部通过螺栓连接固定于汇流条的上部的情况下,加上由于螺栓的松动而使接触电阻产生的变化,也必须考虑汇流条和电极端子之间的接触电阻的变化。
即,即使使用上述任一方法连接固定电气测量线,也因为使用螺纹和螺栓连接固定电气测量线的接触部,所以存在不能避免由于螺纹和螺栓的松动而使接触电阻产生变化,并在测量单电池的参数值的情况下产生测量误差的问题。另外,存在由于利用螺纹和螺栓的所述连接固定麻烦,而难于在短时间内进行该连接固定处理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鉴于以上情况而做出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系统,其使电气测量线和电极端子之间的连接固定变得容易,并且能够正确地测量单电池的电流值和电压值等的参数值。
[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方法。
即,本实用新型电池系统的技术方案1具有:电池组,其具备多个具有电极端子的单电池;所述电极端子从其中穿过的C型的第一端子;与所述第一端子嵌合并与电气测量线连接的第二端子;与所述电气测量线连接并测量所述电池组的参数值的测量部,所述第一端子具备:端子本体,其至少内周部的一部分与所述电极端子接触;两个突出片,其从所述端子本体的外周部向所述端子本体的径向外侧突出,所述第二端子具备与所述突出片嵌合的插入孔部,通过所述插入孔部和所述突出片的嵌合而使所述第一端子缩径,将所述第一端子固定在所述电极端子。
根据这样的结构,因为具备使第一端子的内周部与电极端子接触的端子本体,所以不存在汇流条等,且未利用螺栓和螺纹的拧紧就将第一端子固定在电极端子,能够测量单电池的参数值。因此,能够减小接触电阻并抑制测量误差,能够更正确地测量单电池的参数值。
另外,伴随着第二端子和第一端子的嵌合,使第一端子缩径,并固定于第一端子和电极端子的接触状态。因此,能够容易地将第一端子安装在电极端子上。
如技术方案1的本实用新型电池系统的技术方案2,其特征在于,所述 突出片的尺寸形成为从所述突出片的前端向基端逐渐增大,所述第二端子的所述插入孔部的开口尺寸比所述突出片的前端的尺寸大,并且比所述突出片的基端的尺寸小。
如技术方案2的本实用新型电池系统的技术方案3,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子具备在所述突出片的外周面的至少一部分形成为波状的波状部,所述第二端子具有从所述插入孔部的内周面突出,并与所述波状部卡合的突出部。
如技术方案3的本实用新型电池系统的技术方案4,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端子具有至少三个突起,该突起相互间隔地设置于所述第一端子本体的内周部,并且分别与所述电极端子的外周面接触。
如技术方案4的本实用新型电池系统的技术方案5,其特征在于,还具有显示部,其显示以所述测量部测量的所述参数为基础的数据。
实用新型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未经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9000011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发光二极管驱动电路与驱动系统
- 下一篇:布线用断路器的脱扣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