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扭转振动衰减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1180075606.6 | 申请日: | 2011-12-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988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0 |
| 发明(设计)人: | 渡会真一郎;吉田高嗣;片冈悠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F16D13/64 | 分类号: | F16D13/64;F16F15/121 |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史雁鸣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扭转 振动 衰减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扭转振动衰减装置,特别是,涉及经由转矩传递构件及弹性构件相对旋转自如地将第一旋转构件和第二旋转构件连接起来、以便在第一旋转构件和第二旋转构件之间传递旋转转矩的扭转振动衰减装置。
背景技术
过去,经由具有变速器等的驱动传递系统将内燃机或电动机等驱动源和车轮等连接起来,经由驱动传递系统从驱动源将动力传递给车轮。不过,连接到驱动源上的驱动传递系统,例如,由于以内燃机的转矩变动引起的旋转变动作为起振源的扭转振动,发生叮当声或空腔共鸣声。
所谓叮当声,是由于以内燃机的转矩变动引起的旋转变动作为起振源的扭转振动,变速齿轮组的空转齿轮对碰撞而产生的叮当叮当的异常噪音。另外,空腔共鸣声,是由于以内燃机的转矩变动作为起振力的驱动传递系统的扭转共振引起的振动,在车室内产生的异常噪音,驱动传递系统的扭转共振,例如,存在于恒定的区域。
过去,已知将内燃机或电动机等驱动源和车轮等连接起来,传递来自于驱动源的旋转转矩,并且,吸收驱动源和具有变速齿轮组的驱动传递系统之间的扭转振动的扭转振动衰减装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这种扭转振动衰减装置配备有:凸轮部,所述凸轮部在外周部具有凸轮面,以凸轮面的曲率沿着圆周方向变化的方式构成;盘形板,所述盘形板与凸轮部设置在同一轴线上,相对于凸轮部相对转动自如;弹性构件,所述弹性构件设置在凸轮部与盘形板之间,在凸轮部和盘形板相对旋转了时进行弹性变形。
另外,该扭转振动衰减装置配备有臂构件,所述臂构件的一端部与凸轮部的凸轮面接触,并且,另一端部被弹性构件施力,在凸轮部与盘形板相对旋转了时,以设置在盘形板上的转动轴为中心转动,使弹性构件弹性变形,由此,在凸轮部与盘形板之间传递转矩。
在这种扭转振动衰减装置中,伴随着凸轮部的旋转,摆动臂构件,使弹性构件弹性变形,由此,可以将凸轮部与盘形板的扭转角的范围扩大。
因此,可以整体地降低凸轮部与盘形板的扭转刚性,可以充分地使叮当声和空腔共鸣声衰减,提高振动的衰减性能。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WO2011/06781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在这种现有的扭转衰减装置中,由于构成为臂构件以设置在盘形板上的转动轴为中心转动而使弹性构件弹性变形,所以,在凸轮构件和一对盘形板相对旋转了时,臂构件的另一端部一面在盘形板的半径方向上位移,一面从弹性构件接受圆周方向上的反作用力。
因此,臂构件不能使施力构件在圆周方向上弹性变形到相当于臂构件的另一端部在半径方向上移动的量。因此,不能从弹性构件在圆周方向上接受大的反作用力,扭转振动衰减装置难以产生大的扭转刚性,还有改进的余地。
另外,为了增大弹性构件的刚性,增大扭转转动衰减装置的扭转刚性,考虑在半径方向上增大弹性构件,但是,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将半径方向上大的弹性构件安装到盘形板上,盘形板在半径方向上会大型化。从而,产生扭转振动衰减装置会大型化的问题。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是提供一种扭转振动衰减装置,所述扭转振动衰减装置不在半径方向上增大弹性构件就可以增大扭转刚性。
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扭转振动衰减装置,配备有:第一旋转构件;第二旋转构件,所述第二旋转构件与所述第一旋转构件设置在同一轴线上;至少一个以上的弹性构件,所述弹性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旋转构件和所述第二旋转构件之间,在所述第一旋转构件与所述第二旋转构件相对旋转了时,所述弹性构件在所述第一旋转构件的圆周方向上弹性变形;凸轮构件,所述凸轮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旋转构件,与所述第一旋转构件成一体地旋转;转矩传递构件,所述转矩传递构件被转动自如地设置于所述第二旋转构件,所述转矩传递构件的一个端部与所述凸轮构件的凸轮面接触,并且另一个端部被所述弹性构件施力,在所述第一旋转构件与所述第二旋转构件相对旋转了时,使所述弹性构件弹性变形,由此,在所述第一旋转构件与所述第二旋转构件之间传递旋转转矩;保持构件,所述保持构件夹装在所述转矩传递构件的另一个端部与所述弹性构件之间,保持所述弹性构件的位于所述转矩传递构件一侧的端部,其中,与所述转矩传递构件的另一个端部接触的所述保持构件的接触面由相对于所述第一旋转构件的圆周方向倾斜的锥面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7560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人免疫球蛋白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卤蛋的制作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