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制动装置以及制动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80075438.0 | 申请日: | 2011-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87593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2-15 |
发明(设计)人: | 山本贵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T8/00 | 分类号: | B60T8/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27 | 代理人: | 李洋,舒艳君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动 装置 以及 控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制动装置,尤其涉及将轮缸的活塞共用于液压制动装置和驻车制动装置的制动装置。
背景技术
公知有一种根据制动器踏板的操作量,将在液压主缸中产生的液压、储能器中蓄压得到的液压供给各车轮的轮缸来产生常用制动力的液压式盘式(disk)制动器。该液压式盘式制动器通过由液压推进的活塞将摩擦片按压到盘式转子。另外,以往提出了一种在驻车制动装置中也共用轮缸的活塞的技术,例如提出了具备将在轮缸外设置的电动马达作为驱动源进行工作来使活塞保持在制动位置的驻车制动机构的盘式制动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在该盘式制动器中构成为:利用机械式工作机构也能够推进由液压式工作机构推进的活塞。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100725号公报
在具备内置制动钳(built-in caliper)的液压制动装置中,当驻车制动器工作时,液压制动装置内的液压会发生变动。即,当使驻车制动器工作来将活塞向盘式转子侧推进时,由于液压回路内的流体(fluid)填充容积增加所推进的量,所以设置于液压回路的液压传感器所检测的液压变得低于根据制动器踏板操作量求出的液压。另一方面,当解除驻车制动器来使活塞向远离盘式转子的方向后退时,由于液压回路内的流体填充容积减少,所以液压传感器所检测的液压变得高于根据制动器踏板操作量求出的液压。
制动装置在多个点监视液压回路中的液压,如果检测到的液压偏离根据制动器踏板操作量导出的适当范围,则判定为制动装置发生异常,例如执行切换制动器的控制模式等处理。另外,制动装置在检测出的液压偏离适当范围的情况下,例如有时也中止ABS等控制。另外,在主缸压变得高于规定阈值的情况下,在利用油压泵进行制动辅助的制动装置中,当液压传感器所检测的液压变得高于规定液压时,执行制动辅助。
因此,液压由于驻车制动器的工作、解除而变动,由此存在影响上述各种制动控制的可能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这种状况而完成,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实现高精度的制动控制的技术。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某个技术方案的制动装置具备:相对于盘式转子进行位移的移动部件;被进行位移的所述移动部件按压而按压盘式转子,产生制动力的摩擦部件;利用液压使所述移动部件进行位移的液压制动装置;通过与液压不同的力来使所述移动部件位移的电动制动装置;以及基于从对与施加给所述移动部件的液压相关的信息进行检测的检测部取得的信息,来控制所述液压制动装置的控制部。当在通过所述液压制动装置正进行制动的状态下所述电动制动装置工作时,所述控制部控制所述液压制动装置或者所述电动制动装置以便抑制液压变动。
当在通过液压制动装置正进行制动的状态下电动制动装置工作时,液压有时会由于移动部件位移而发生变动。该情况下,即使驾驶员不意图使制动力发生变化,控制部也会误判定而以消除液压变动的方式来控制液压制动装置。因此,会执行本来不需要的制动控制。鉴于此,根据上述技术方案,当在通过液压制动装置正进行制动的状态下电动制动装置工作时,由于液压的变动被抑制,所以不需要的制动控制的执行、变更受到抑制。
也可以当在通过所述液压制动装置正进行制动的状态下取得了所述电动制动装置的工作开始信息时,所述控制部变更该液压控制装置的控制以使所述液压制动装置的工作的响应性比到目前为止的响应性高。由此,能够尽早抑制当通过液压制动装置正进行制动的状态下电动制动装置工作时的液压的变动。
可以还具备液压传感器作为对与施加给所述移动部件的液压相关的信息进行检测的检测部。可以在所述电动制动装置未工作的状态下,所述控制部基于所述液压传感器的输出值,以设定有第1宽度的死区区域的目标液压为基准来控制所述液压制动装置,当在通过所述液压制动装置正进行制动的状态下取得了所述电动制动装置的工作开始信息时,所述控制部基于所述液压传感器的输出值,以设定有比所述第1宽度小的第2宽度的死区区域的目标液压为基准来控制所述液压制动装置。由此,液压制动装置的工作响应性提高,能够尽早抑制在通过液压制动装置正进行制动的状态下电动制动装置工作时的液压的变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7543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