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构件的连接方法和连接构造有效
| 申请号: | 201180075426.8 | 申请日: | 2011-12-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875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13 |
| 发明(设计)人: | 浦山裕司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B29C65/36 | 分类号: | B29C65/36;B29C65/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11247 | 代理人: | 段承恩;杨光军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构件 连接 方法 构造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两个以上的构件的重叠部位进行连接的构件的连接方法和连接构造,尤其涉及对形成重叠部位的至少一个构件是在基体树脂的内部含有加强用的纤维材料而形成的纤维强化树脂材料的构件彼此进行连接的方法和通过该方法形成的构件的连接构造。
背景技术
在树脂中含有加强用的纤维材料而形成的纤维强化树脂材料(纤维强化塑料(FRP))重量轻且强度高,因此在汽车产业、建设产业、航空产业等各种产业领域中被使用。
并且,关于纤维强化树脂材料彼此的连接,通常使用经由粘接剂进行连接的方法、通过螺栓进行连接的方法、进而将它们组合了的连接方法等。
另一方面,关于铝板、钢板等金属构件彼此的连接,通常使用点焊、摩擦搅拌接合、机械铆接、钎焊、螺纹连接、利用自冲铆钉的连接方法等。
进一步,关于纤维强化树脂材料与金属构件彼此的连接,即,关于异种构件彼此的连接,通过上述连接方法中的任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来进行连接。
在纤维强化树脂材料彼此的连接、金属构件彼此的连接这样所谓的同种构件彼此的连接、纤维强化树脂材料与金属构件的所谓异种构件彼此的连接中的任一种连接中,在已经叙述的到此为止的连接方法中都存在各种问题。具体而言,在使用粘接剂的情况下,直到粘接为止需要时间,在螺栓、螺纹连接、自冲铆钉等的情况下,需要连接部件,因此存在制造时间变长等问题、由连接部件引起的制造成本增加等问题。
特别是,在使用螺栓等连接部件来对呈三维的复杂形状的构件彼此进行连接的情况下,用于被连接构件彼此的对位的操作并不容易,通过连接部件进行连接时的组装费时容易变多。另外,在利用粘接、熔敷的方法中,容易理解:在三维的复杂的整个连接部位(重叠部位)中,尽可能均匀地涂敷粘接剂和尽可能均匀地加热极为困难。
在此,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在接合部涂布防老化剂之后通过非接触热板熔敷法对构件彼此进行连接的方法。
根据该连接方法,能够形成强度偏差小的接合部,但是,由于是通过空气进行加热,所以传热效率差,因此,通过加热进行的接合需要时间,因而并不能够消除上述问题。另外,在该连接方法中,在三维的复杂的整个连接部位(重叠部位)中,尽可能均匀地加热仍然极为困难。
因此,以具有三维的复杂连接部位的构件彼此的连接为首,在对两个以上的构件的重叠部位进行连接的构件的连接中,正在寻求一种构件的连接方法的方案:其能够容易地形成遍及重叠部位的所有区域具有相同程度的高连接强度的连接构造。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228798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发明,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构件的连接方法和连接构造,该构件的连接方法能够容易地且在短时间内形成遍及重叠部位的整个范围具有相同程度的高连接强度的连接构造。
为了达到所述目的,本发明的构件的连接方法,是对两个以上的构件的重叠部位进行连接的方法,该两个以上的构件的至少一个构件是在热塑性树脂内含有成为发热电阻的加强用纤维材料而形成的纤维强化树脂材料,利用感应加热、介电加热中的任一种方法对所述重叠部位进行加热,一边通过作为发热电阻的纤维材料的发热使热塑性树脂熔融,一边对构件彼此加压进行连接。
本发明的构件的连接方法,是对两个以上的构件的重叠部位进行连接的方法,该两个以上的构件的至少一个构件是在热塑性树脂内含有加强用且成为发热电阻的纤维材料而形成的纤维强化树脂材料。
因此,作为被连接构件的组合方式,能够举出以下方式。即,两个构件均由纤维强化树脂材料形成的方式、两个构件的一方为纤维强化树脂材料且另一方由不包含纤维材料的树脂材料形成的方式。另外,两个构件的一方为金属构件且另一方由纤维强化树脂材料形成的异种构件的方式、三个以上的构件的一个或两个为纤维强化树脂材料且另一方由不包含纤维材料的树脂材料或金属构件形成的方式、以及三个以上的构件的全部由纤维强化树脂材料形成的方式。再有,例如,在对三个被连接构件进行连接且仅其中一个为纤维强化树脂材料的情况下,在三个构件的中央配置纤维强化树脂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7542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用简易轮胎剥离器
- 下一篇:洗扫车高压水泵吹水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