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用内啮合齿轮式油泵有效
申请号: | 201180074748.0 | 申请日: | 2011-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177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9 |
发明(设计)人: | 本田裕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04C15/00 | 分类号: | F04C15/00;F04C2/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11247 | 代理人: | 段承恩;杨光军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啮合 齿轮 油泵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备从动齿轮的车辆用内啮合齿轮式油泵,特别是涉及使在该从动齿轮的外周面下凹的多个槽的深度最佳化的技术。
背景技术
车辆用内啮合齿轮式油泵具备:(a)泵室,其由泵体和泵盖形成;(b)圆环状的从动齿轮,其具有内齿和与形成该泵室的内周面相对的外周面,并由形成该泵室的内周面支撑为能够转动;以及(c)驱动齿轮,其具有与该从动齿轮的内齿啮合的外齿,设置为能够绕从该从动齿轮的旋转中心偏心的旋转中心旋转,并驱动该从动齿轮旋转。例如,专利文献1以及2就是这样的。
一般地,在上述那样的车辆用内啮合齿轮式油泵中,在所述从动齿轮的旋转停止的情况下,所述从动齿轮因其自重而成为与所述泵室的内周面接触的状态。但是,在所述从动齿轮被驱动而旋转的情况下,介于在所述从动齿轮的外周面与所述泵室的内周面之间所形成的环状间隙中的工作油被该从动齿轮的旋转拖着而在该间隙内沿周向移动,流入朝向所述从动齿轮的外周面与所述泵室的内周面的邻近部位而逐渐变窄的间隙,从而在该邻近部位附近产生最大的动压,所述从动齿轮的外周面以非接触状态被所述泵室的内周面支撑。此外,上述动压是以将所述从动齿轮的外周面朝向该从动齿轮的内周侧按压的方式起作用的压力。
但是,在上述那样的车辆用内啮合齿轮式油泵中,例如,在低速旋转时和/或高油压产生时等,在所述从动齿轮的外周面与所述泵室的内周面之间产生的动压的平衡不充分,存在所述从动齿轮不稳或者所述从动齿轮的旋转中心偏转(振れる)这一问题。该从动齿轮的旋转中心的偏转会引起所述从动齿轮的外周面与所述泵室的内周面的润滑状态成为边界润滑状态,从而产生摩擦损失,所述从动齿轮的旋转阻力增大。
于是,在专利文献3以及4中记述了所述从动齿轮的外周面设有向接近所述泵室的内周面的方向突出的凸部的车辆用内啮合齿轮式油泵。根据该装置,当所述从动齿轮被驱动而旋转时,在上述凸部产生比不具有该凸部的车辆用内啮合齿轮式油泵大的动压。因此,该大的动压作用于所述从动齿轮,从而与不具有上述凸部的车辆用齿轮式油泵的从动齿轮相比较,可提高所述从动齿轮的自动调心效果,所以可抑制所述从动齿轮的旋转中心的偏转。另外,例如,通过使专利文献5的动压轴承构造应用于油泵,从而构成在泵体的内周面形成有楔形槽的车辆用内啮合齿轮式油泵,所述从动齿轮的旋转中心的偏转受抑制。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120550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6-229448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1-052644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10-285979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平5-10663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但是,在上述那样的专利文献3以及4的车辆用内啮合齿轮式油泵或者应用了专利文献5的动压轴承构造的车辆用内啮合齿轮式油泵中,可能根据上述凸部在所述从动齿轮径向上的高度、即换言之向从上述凸部的顶端部向接近所述从动齿轮的旋转中心的方向下凹的槽的深度,在所述从动齿轮产生的上述动压可能变小,导致所述从动齿轮的自动调心效果下降,或者作用于所述从动齿轮的流体摩擦也增加而导致摩擦损失变大。
本发明是以上述情况为背景而作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具备一边抑制作用于从动齿轮的流体摩擦的增加、一边得到从动齿轮的自动调心效果的从动齿轮的车辆用内啮合齿轮式油泵。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用于达成该目的的本发明的发明点如下,一种车辆用内啮合齿轮式油泵,具备:(a)圆形的泵室,其由泵体和泵盖形成;(b)圆环状的从动齿轮,其具有内齿和与形成该泵室的内周面相对的外周面,并由形成该泵室的内周面支撑为能够转动;以及(c)驱动齿轮,其具有与该从动齿轮的内齿啮合的外齿,设置为能够绕从该从动齿轮的旋转中心偏心的旋转中心旋转,并驱动该从动齿轮旋转,(d)在所述从动齿轮的外周面设有多个局部下凹的第1动压产生槽,(e)所述第1动压产生槽的径向上的深度被设为使得间隙比处于预先确定的范围内,所述间隙比是从所述第1动压产生槽的最深部到所述内周面的间隙相对于从所述从动齿轮的外周面到所述内周面的间隙的比值,所述预先确定的范围包含产生动压的极大值和流体摩擦系数的极小值,所述产生动压由该第1动压产生槽产生且为所述间隙比的函数,所述流体摩擦系数基于所述第1动压产生槽产生且为所述间隙比的函数。
发明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7474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容触摸屏的驱动检测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 下一篇:触摸屏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