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植物病害防治组合物及其用途有效
申请号: | 201180073618.5 | 申请日: | 2011-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264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8 |
发明(设计)人: | 松崎雄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A01N43/56 | 分类号: | A01N43/56;A01N43/78;A01P3/00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吴小明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植物病害 防治 组合 及其 用途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植物病害防治组合物及其用途。
背景技术
许多化合物已经被开发用于防治植物病害并被实际使用(参见,例如,PTL1和2)。
引用列表
专利文献
[PTL1]:WO86/02641
[PTL2]:WO92/12970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具有优异的防治植物病害效果的组合物。
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发明人进行研究以寻找具有优异防治植物病害效果的组合物,并且发现包含由下式(I)表示的羧酰胺化合物(carboxamide compound)和噻唑菌胺(ethaboxam)的组合物具有优异的防治植物病害效果,于是完成了本发明。
本发明提供以下[1]至[5]项。
[1]一种植物病害防治组合物,所述植物病害防治组合物包含由式(I)表示的羧酰胺化合物和噻唑菌胺,
[化学式1]
其中
R1表示氢原子或甲基,并且
R2表示甲基、二氟甲基或三氟甲基。
[2]根据以上[1]所述的植物病害防治组合物,其中所述羧酰胺化合物与噻唑菌胺的重量比为0.1/1至10/1的羧酰胺化合物/噻唑菌胺。
[3]一种防治植物病害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用有效量的由式(I)表示的羧酰胺化合物和噻唑菌胺处理植物或植物生长的土壤的步骤,
[化学式2]
其中
R1表示氢原子或甲基,并且
R2表示甲基、二氟甲基或三氟甲基。
[4]根据以上[3]所述的防治植物病害的方法,其中所述羧酰胺化合物与噻唑菌胺的重量比为0.1/1至10/1的羧酰胺化合物/噻唑菌胺。
[5]根据以上[3]或[4]所述的防治植物病害的方法,其中所述植物或植物生长的土壤分别是大豆或大豆生长的土壤。
发明的有益效果
根据本发明,各种植物病害可以被防治。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植物病害防治组合物(下文中称为“组合物”)包含由式(I)表示的羧酰胺化合物和噻唑菌胺,
[化学式3]
其中
R1和R2表示与以上定义相同的含义(下文中称为“羧酰胺化合物”)。
“羧酰胺化合物”是如描述于例如WO86/02641或WO92/12970中的那些,并且可以通过其中所述的方法制备。
“羧酰胺化合物”的特别实例为如下:
由式(1)表示的羧酰胺化合物:
[化学式4]
(下文中称为“羧酰胺化合物(1)”);
由式(2)表示的羧酰胺化合物:
[化学式5]
(下文中称为“羧酰胺化合物(2)”);
由式(3)表示的羧酰胺化合物:
[化学式6]
(下文中称为“羧酰胺化合物(3)”):
由式(4)表示的羧酰胺化合物:
[化学式7]
(下文中称为“羧酰胺化合物(4)”);
由式(5)表示的羧酰胺化合物:
[化学式8]
(下文中称为“羧酰胺化合物(5)”)。
噻唑菌胺是已知的化合物并且被描述于,例如,“THE PESTICIDE MANUAL(杀虫剂手册)-第14版(由BCPC出版)ISBN1901396142。
该化合物可以获自市场上含有噻唑菌胺的产品或可以通过公知的方法合成。
所述“组合物”中的“羧酰胺化合物”与噻唑菌胺的重量比通常为0.01/1至500/1,优选为0.1/1至10/1,并且更优选为0.1/1至3/1的羧酰胺化合物/噻唑菌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住友化学株式会社,未经住友化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7361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铝材与碳纤维材结合的轮圈结构
- 下一篇:一种书画升降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