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线电通信网络中服务覆盖管理的方法和用于其的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180072655.4 | 申请日: | 2011-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03818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4 |
发明(设计)人: | A.巴德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24/02 | 分类号: | H04W24/02;H04L12/24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杨美灵;汤春龙 |
地址: | 瑞典斯*** | 国省代码: | 瑞典;S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线电通信 网络 服务 覆盖 管理 方法 用于 设备 | ||
本发明在无线电通信网络的管理节点中提供无线电通信网络中服务覆盖管理的自动方法,其中,无线电管理功能用于持续管理无线电通信网络内的无线电传送,以及其中,无线电管理功能的操作由至少一个控制参数确定,其中,分析无线电通信网络的无线电环境测量映射或性能指示符映射至少之一以确定无线电通信网络的服务覆盖映射;生成用于无线电管理功能的至少一个控制参数的新值以便优化无线电通信网络的服务覆盖;以及分发用于网络中相应无线电管理功能的所述或每个新控制参数的新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电通信网络中服务覆盖管理的方法和用于其的设备。具体而言,本发明涉及无线电管理功能用于持续管理无线电通信网络内无线电传送的无线电通信网络中服务覆盖管理的方法和用于其的设备。
背景技术
宽带码分多址(WCDMA)网络和第三代合作伙伴项目(3GPP)长期演进(LTE)网络是当前部署并且提供多种服务到大量用户的复杂的多服务蜂窝无线电网络的两个示例。
这些类型的网络可实现高级无线电管理功能,这些功能允许在网络级优化输送到网络的用户的网络资源和服务质量。此类无线电管理功能的示例有:信道交换、功率控制、负载平衡、高级编码方案的使用、多个多频带天线系统的使用、活动准入控制、活动切换、容量管理特征及在网络级优化网络资源和服务质量的其它无线电技术功能。一般情况下,高级无线电管理功能可在基站或基站控制器中实现。
通常,在这些网络中,网络服务的用户数量、用户生成的网络业务及网络中可用的服务类型的数量在持续增大。因此,网络扩展和网络的性能监视和优化受到网络运营商的关注。
确定用户体验和网络的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是网络提供的服务覆盖。在其最简单的定义中,蜂窝无线电网络的覆盖是基站的信号好到足以能够向用户终端提供网络服务的区域。然而,蜂窝无线电网络的覆盖的概念更复杂,并且可由许多性能指示符表征。第三代合作伙伴项目(3GPP)定义了性能指示符的类别以表征蜂窝无线电网络中的服务覆盖。
目前,网络使用性能监视和优化来确保网络的服务质量。网络优化过程的主要目标是改进向用户提供的服务质量和/或更有效地使用网络设备和无线电资源,以便降低网络运营商的运营成本(OPEX)和投资成本(CAPEX)。主要优化过程任务之一是改进无线电网络提供的覆盖。
然而,无线电网络提供的服务覆盖不是恒定的,而是随时间变化。具体而言,上面所示高级无线电管理功能直接且动态影响无线电网络提供的服务覆盖。在其它网络中,例如,在宽带码分多址(WCDMA)网络中,小区大小和服务覆盖强烈依赖业务,并且服务覆盖因此能够随时间大幅变化,具体而言在高峰时间与非高峰时间之间。另外,在对无线电网络进行相当大的更改时,例如,在添加新小区到无线电网络时,无线电网络的服务覆盖大幅更改。
当前覆盖优化过程经常是基于耗时、昂贵或也许不可能的广泛路测,例如,在诸如密集市区或步行区等情况下。另外,通常为高级性能指示符执行优化过程,这能够导致网络不稳定或对非监视性能指示符的次优系统操作。另外,优化只在小区级执行,这能够隐藏小的覆盖盲区并且能够导致优化的过度反应。
本发明寻求至少减轻现有技术的缺点,并且提供用于无线电通信网络中服务覆盖管理的方法和设备。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在无线电通信网络的管理节点中提供了一种在无线电通信网络中服务覆盖管理的自动方法,其中,无线电管理功能用于持续管理无线电通信网络内的无线电传送,以及其中,无线电管理功能的操作由至少一个控制参数确定。第一步骤中,分析无线电通信网络的无线电环境测量映射或性能指示符映射至少之一以确定无线电通信网络的服务覆盖映射。在第二步骤中,生成用于无线电管理功能的至少一个控制参数的新值以便优化无线电通信网络的服务覆盖。在第三步骤中,分发用于在网络中相应无线电管理功能的所述或每个控制参数的新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由无线电管理功能在确定影响无线电通信网络内无线电传送的无线电参数中使用控制参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未经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7265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