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微型热电偶无效
| 申请号: | 201180069896.3 | 申请日: | 2011-12-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631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05 |
| 发明(设计)人: | E·索凯恩 | 申请(专利权)人: | TSI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L35/02 | 分类号: | H01L35/02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张东梅 |
| 地址: | 美国堪***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微型 热电偶 | ||
1.一种微型热电偶,包括第一细长微丝电极和第二细长微丝电极,在该第一和第二电极之间遍及于其长度的一部分上具有电绝缘屏障,所述电极中的一个由非晶金属材料形成;以及导电热电偶结,包括一个电极缠绕另一电极的一段长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热电偶,每一所述微丝电极具有大约2cm-3m的长度,并且相互并行相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热电偶,每一所述微丝电极包括金属材料芯,利用绝缘材料外皮沿其长度部分包围该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型热电偶,所述芯具有大约15-50微米的直径,所述外皮具有大约1-10微米的厚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微型热电偶,所述芯直径为大约25-40微米,所述外皮厚度为大约2-8微米。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型热电偶,所述微丝电极沿着所述部分的长度方向相互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微型热电偶,所述微丝电极由施加到其所述外皮上的粘结剂而相互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热电偶,所述第二电极缠绕所述第一电极以形成所述热电偶结。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微型热电偶,缠绕所述第二电极以形成一连串所述第二电极环绕所述第一电极的相邻且紧密的回旋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微型热电偶,所述第一电极为由非晶金属材料形成的所述的一个电极。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微型热电偶,所述第二电极为由实质上结晶的金属材料形成。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热电偶,具有施加于所述热电偶结的高导电金属薄层。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微型热电偶,所述层由铜、银或金形成且具有大约1-10微米的厚度。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热电偶,具有施加于所述热电偶结的绝缘材料薄层。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微型热电偶,所述绝缘材料包括环氧树脂或聚酰亚胺清漆。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热电偶,所述热电偶结形成在所述第一和第二电极的并列端部。
17.一种制备微丝热电偶的方法,采用细长的第一和第二微丝电极,第一和第二微丝电极在所述第一和第二电极之间沿着其长度的一一部分具有电绝缘屏障,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通过将一个电极缠绕于另一个电极而形成导电热电偶结,
所述电极中的一个由非晶金属材料形成。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每一所述微丝电极具有大约2cm-3m的长度,并且并行相邻。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每一所述微丝电极均包括金属材料芯,利用绝缘材料外皮沿其长度部分包围该芯。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所述芯具有大约15-50微米的直径,所述外皮具有大约1-10微米的厚度。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所述芯直径为大约25-40微米,所述外皮厚度为大约2-8微米。
22.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所述微丝电极沿着所述部分的长度方向相互连接。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所述微丝电极由施加到其所述外皮上的粘结剂而相互连接。
24.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所述第二电极缠绕所述第一电极以形成所述热电偶结。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缠绕所述第二电极以形成一连串所述第二电极环绕所述第一电极的相邻且紧密的回旋结构。
26.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方法,所述第一电极为由非晶金属材料形成的所述的一个电极。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方法,所述第二电极为由实质上结晶的金属材料形成。
2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高导电率金属薄层施加于所述热电偶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TSI技术有限公司,未经TSI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69896.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掉砂坭芯的制作方法与喷涂装置
- 下一篇:温差发电装置和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