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对资源泄漏的检测有效
| 申请号: | 201180069278.9 | 申请日: | 2011-03-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601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8 |
| 发明(设计)人: | 吕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爱立信(中国)通信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11/30 | 分类号: | G06F11/30 |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柯广华;朱海煜 |
| 地址: | 中国北京市朝***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资源 泄漏 检测 | ||
技术领域
一般来说,本发明涉及计算系统中的资源管理。更具体来说以及在各种实施例中,本发明涉及用于检测计算系统中的资源泄漏的方法、设备、计算机程序产品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背景技术
存储器泄漏(或者在这个上下文中,泄漏)在计算机程序消耗存储器、但是无法将其重新释放给操作系统时发生。它能够通过降低可用存储器的量来削弱计算机的性能。最终,在最坏情况下,过多的可用存储器可变得已被分配并且系统或装置的全部或部分停止工作,应用失败,或者系统因超负荷而不可接受地慢下来。
但是,特别是在大型系统、例如电信软件中,难以具有对存储器泄漏的准确且及时的检测或预测,部分是因为当泄漏开始时通常不会有直接征兆。
开发了多种方法和技术来解决存储器泄漏问题。例如,开发了一种方法,其中设置存储器用量的固定阈值,以及如果总存储器用量的峰值超过该固定阈值,则确定存储器处于存储器泄漏状态。图1示出用于检测计算机中的存储器泄漏的示意过程。如图1所示,在步骤S110,测量计算机的当前存储器用量。然后,在步骤S120,如果确定所测量用量大于预定阈值TH1,则进行到步骤S130,其中向操作系统报告泄漏的发生;否则,该过程继续进行步骤S140,其中经过预定间隔,然后该过程返回到步骤S120。
但是,该方法未能考虑如下事实:存储器用量通常与系统的服务负荷成比例,并且因而在一些情况下,高于阈值的存储器用量的主要峰值并非暗示存储器泄漏,而只是高负荷。一旦负荷下降,则存储器用量将返回其正常等级。此外,突然泄漏可引起存储器在短时期耗尽,而对于这种方法,如果阈值TH1不适当地设置为高值,则在存储器容量完全不可用以前,可能没有充分时间预先发出警告。
另一种方式是在开发阶段,采用诸如从IBM(Armonk,New York,U.S.A.)可获得的Rational Purify?之类的调试程序来执行用于查找潜在泄漏的一系列测试。但是,对于大型且复杂的系统,不可能在测试中调查全部代码分支,并且因而只能降低泄漏的可能性。另外,调试是耗费时间的过程,并且将显著延长开发过程。
发明内容
目的是消除上述缺点中的至少一些,并且提供用于检测资源泄漏的改进解决方案。
本发明的方面包括一种用于检测计算系统中的资源泄漏的方法。该方法可包括下列步骤:获得表示时间序列中的样本之一的与计算系统中的资源有关的用量;确定样本是否趋向于增大;以及如果确定样本趋向于增大,则报告计算系统中的资源泄漏的发生。
在按照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在确定步骤中,如果存在时间序列中的升序样本集合,则确定样本趋向于增大。更优选地,在确定步骤中,升序样本集合被表征如下:
其中,k是升序样本集合中的元素的数量,Si是升序样本集合中的第i元素,mx和my是时间序列中的第x和第y样本。
在按照本发明的另一个优选实施例中,通过周期性地测量用量来获得样本。
在按照本发明的另一个优选实施例中,资源是可用于整个计算系统、应用或进程的存储器或者文件描述符。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包括用于检测计算系统中的资源泄漏的设备。该设备包括:第一单元,用于获得表示时间序列中的样本之一的与计算系统中的资源有关的用量;第二单元,用于确定由第一单元获得的样本是否趋向于增大;以及第三单元,用于如果第二单元确定样本趋向于增大,则报告计算系统中的资源泄漏的发生。
还提供一种在运行于计算机上时适合执行上述方法的计算机程序产品以及包含适合执行上述方法中的步骤的计算机可执行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读介质。
附图说明
通过以下如附图中所示的优选实施例的更具体描述,本发明的上述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清楚,附图中参考标号表示各个视图中的相同部分。
图1示出用于检测计算机中的存储器泄漏的示意过程。
图2是示出按照本发明的一个示范实施例、用于存储器泄漏检测的方法步骤的流程图。
图3是示出按照本发明的一个示范实施例、用于存储器泄漏检测的方法步骤的流程图。
图4是示出用于从时间序列来搜索升序样本集合的示范算法的流程图。
图5示出通过图4的算法所获得的仿真图。
图6是示出按照本发明的用于检测存储器泄漏的设备的一个实施例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爱立信(中国)通信有限公司,未经爱立信(中国)通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6927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