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空气调节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80068937.7 | 申请日: | 2011-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034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0 |
发明(设计)人: | 古桥拓也;森冈怜司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24F1/00 | 分类号: | F24F1/00;F24F13/30;F24F13/28;F24F13/24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朱龙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气调节 装置 | ||
1.一种空气调节装置,具有:主体,所述主体具有吸气口和排气口;送风风扇,所述送风风扇配置在所述主体内的所述吸气口的下风侧,形成从所述吸气口向所述主体内取入空气且从所述排气口排出空气的空气流,其特征在于,具有:
换热器,所述换热器设置在所述主体内的、所述吸气口的下风侧;
放电·电场生成装置,所述放电·电场生成装置设置在所述主体内的、所述空气流的风路上的所述换热器的上风侧,并在箱状的框架的内部收容有放电电极及相对电极,上述框架在上风侧及下风侧分别具有开口面,
所述换热器配置成顶点部分朝向所述送风风扇侧的大致倒V字形截面或大致倒W字形截面的形状,
所述放电·电场生成装置的所述框架的下风侧的所述开口面配置成与所述换热器的上风侧的端面相对,并且,相对于所述送风风扇的空气流的方向倾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电·电场生成装置的所述相对电极的电极面被配置为,以与所述放电·电场生成装置的所述框架的下风侧的所述开口面垂直的方向为基准,朝向所述送风风扇的空气流的方向倾斜规定的角度。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规定的角度为45°以下。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电·电场生成装置的所述框架的下风侧的所述开口面被配置为,相对于所述换热器的上风侧的端面,以所述送风风扇的靠近轴侧的位置处的该开口面和该端面的最短距离小于或等于所述送风风扇的靠近外侧的位置处的该开口面和该端面的最短距离的方式,大致平行或倾斜。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电·电场生成装置的所述框架的前侧面及后侧面被配置为与所述相对电极的所述电极面大致平行。
6.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截面大致V字形的所述顶点部分配置在与所述送风风扇的旋转轴相对的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电机株式会社,未经三菱电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68937.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致冷回路中的补油
- 下一篇:一种超材料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