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通信系统、用户侧光线路终端装置、站侧光线路终端装置、控制装置和通信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80068334.7 | 申请日: | 2011-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934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1 |
发明(设计)人: | 菊泽隆司;向井宏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4B10/40 | 分类号: | H04B10/40;H04L12/12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高科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信 系统 用户 线路 终端 装置 站侧光 控制 方法 | ||
1.一种通信系统,包括:用户侧光线路终端装置和实施针对所述用户侧光线路终端装置的频带分配的站侧光线路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用户侧光线路终端装置中的至少一个包括:
电源中断检测部,检测本装置的电源中断;
收发部,能够设为省电状态;以及
用户侧控制部,把本装置的电源中断发生时的电力保持时间和直到所述收发部从省电状态恢复为止的时间即起动时间作为省电恢复信息向所述站侧光线路终端装置通知,在所述电源中断检测部检测到电源中断时向所述站侧光线路终端装置发送电源中断通知,
所述站侧光线路终端装置包括:站侧控制部,基于所述省电恢复信息,实施电源中断通知可否判断,该电源中断通知可否判断是对该省电恢复信息的发送源的所述用户侧光线路终端装置是否可以在省电状态下发生了电源中断时发送电源中断通知进行判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站侧控制部求出从所述电力保持时间减去所述起动时间得到的值,作为电力中断通知可能时间,基于所述电力中断通知可能时间实施所述电源中断通知可否判断。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用户侧控制部在所述收发部中的发送部和接收部这二者都能够设为省电状态时,把作为所述起动时间的所述接收部的起动时间即接收侧起动时间和所述发送部的起动时间即发送侧起动时间作为所述省电恢复信息发送;
所述站侧控制部把从所述电力保持时间减去所述发送侧起动时间和所述接收侧起动时间中的较大的时间得到的值作为所述电力中断通知可能时间。
4.一种通信系统,包括:用户侧光线路终端装置和向所述用户侧光线路终端装置分配频带的站侧光线路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用户侧光线路终端装置中的至少一个包括:
电源中断检测部,检测本装置的电源中断;
收发部,能够设为省电状态;以及
用户侧控制部,把从本装置的电源中断发生时的电力保持时间减去到所述收发部从省电状态恢复为止的时间即起动时间得到的值即电力中断通知可能时间向所述站侧光线路终端装置通知,在所述电源中断检测部检测到电源中断时向所述站侧光线路终端装置发送电源中断通知,
所述站侧光线路终端装置包括站侧控制部,该站侧控制部基于所述电力中断通知可能时间,判断该电力中断通知可能时间的发送源的所述用户侧光线路终端装置是否可以在省电状态下发生了电源中断时发送电源中断通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用户侧控制部在所述收发部中的发送部和接收部这二者都能够设为省电状态时,把从所述电力保持时间减去所述发送部的起动时间即所述发送侧起动时间和所述接收部的起动时间即所述接收侧起动时间中的较大的时间得到的值作为所述电力中断通知可能时间。
6.如权利要求2~5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站侧控制部在每个频带更新周期向所述用户侧光线路终端装置通知保存了所述频带分配的结果的发送许可信息,基于电力中断通知可能时间和所述频带更新周期实施所述电源中断通知可否判断。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对省电状态下的所述用户侧光线路终端装置,针对每个频带更新周期通知保存了发送频带要求用的频带分配结果的发送许可信息。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对省电状态下的所述用户侧光线路终端装置停止发送许可信息的发送,进而基于该用户侧光线路终端装置的省电状态的持续时间实施所述电源中断通知可否判断。
9.如权利要求6、7或8所述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当能够设定多个所述频带更新周期时,在基于能够设定的频带更新周期中的至少一个频带更新周期的所述电源中断通知可否判断的结果为能够进行电源中断通知时,把频带更新周期设定为能够进行电源中断通知的值。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把频带更新周期设定为能够进行电源中断通知的范围内的大的值。
11.如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能够选择是否实施把频带更新周期设定为能够进行电源中断通知的值的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电机株式会社,未经三菱电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68334.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线安全监控节点
- 下一篇:双层真空保温液、气管道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