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启动和复位防坠器的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180067652.1 | 申请日: | 2011-12-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178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15 |
| 发明(设计)人: | 约瑟夫·胡斯曼;大卫·米歇尔;阿斯特里德·索嫩莫泽尔;汉斯·科赫尔;卡尔·魏因博格 | 申请(专利权)人: | 因温特奥股份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6B5/18 | 分类号: | B66B5/18;B66B5/22 |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吴敬莲 |
| 地址: | 瑞士赫尔*** | 国省代码: | 瑞士;CH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启动 复位 防坠器 装置 | ||
1.一种用于启动且复位电梯设备的防坠器的装置,所述防坠器(11、11a、11b、11g)具有至少一个用于夹紧制动面或导轨(10)的抓紧元件(12),
其中,所述装置(14)包括蓄压器(24)、优选压力弹簧、操作器(17)和保持装置(26),
其中,设置可远程操控的复位装置(30),用以将蓄压器(24)预紧到准备位置中,
其特征在于,操作器(17)能够与抓紧元件(12)连接且与蓄压器(24)连接,操作器(17)被设计为一方面将抓紧元件(12)保持在准备位置中且另一方面在需要时在释放蓄压器(24)或压力弹簧时将抓紧元件(12)运动到抓紧位置中,以及保持装置(26)包括借助于电磁铁(28)保持且借助于弹簧力触发的保持爪(27),所述保持爪(27)被设计为将操作器(17)保持在准备位置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启动且复位防坠器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操作器(17)能够围绕基本上水平的摆轴(18)摆动地支承在所述装置(14)中,操作器(17)被设计为在需要时将防坠器(11、11a、11b、11g)的多个抓紧元件(12)、优选防坠器的多个抓紧楔基本上同步地运动到抓紧位置中。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启动且复位防坠器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操作器(17)具有一个摆动头(19)、两个杠杆臂(20、20a、20b)和一个控制臂(22),操作器(17)的两个杠杆臂(20、20a、20b)能够分别与防坠器(11、11a、11b、11g)的一个抓紧楔(12)连接,且所述连接优选实现水平的侧向平衡且控制臂(22)将摆动头(19)与蓄压器(24)或压力弹簧以及与保持装置(26)连接,所述保持装置被设计为将操作器(17)保持在准备位置中。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启动且复位防坠器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位置传感器(38)、优选安全开关监控操作器(17)和抓紧楔(12)的工作状态,和/或第二位置传感器(39)、优选微开关监控保持爪(27)的工作状态。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启动且复位防坠器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保持装置(26)通过回引杆(31)能够在操作器(17)的摆轴(18)上摆动地支承,可远程操控的复位装置(30)被设计为,将保持装置(26)可控地从准备位置向回引位置行驶以及在保持装置(26)的保持爪(27)插入操作器(17)的控制臂(22)之后将保持装置(26)与控制臂(22)一起再次行驶到准备位置中,其中,与控制臂(22)行驶到准备位置中一起,蓄压器(24)或压力弹簧再次预紧到准备位置中。
6.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启动且复位防坠器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三位置传感器(40)、优选微开关监控复位装置或蓄压器(24)或抓紧楔(12)的准备位置。
7.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启动且复位防坠器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复位装置(30)包括具有主轴驱动装置(33)和通过主轴驱动装置(33)的主轴运动的主轴滑块(35)的蜗杆传动装置,主轴滑块(35)与回引杆(31)连接,由此,主轴驱动装置(33)使回引杆(31)运动。
8.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启动且复位防坠器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复位装置(30)具有力限制装置(36),所述力限制装置在超出预设的复位力时断开保持装置(26)与复位装置(30)的连接。
9.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启动且复位防坠器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14)包括机械的锁止器(41),所述机械的锁止器能够将所述装置(14)锁止在准备位置中,其中,当机械的锁止器(41)将所述装置(14)锁止在准备位置中时,优选第一位置传感器(38)或安全开关被强制保持断开。
10.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启动且复位防坠器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14)安装在壳体(15)中,所述壳体成型制造且配有相应的连接板(16),用以安装在防坠器(11、11a、11b、11g)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因温特奥股份公司,未经因温特奥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67652.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陶瓷加工烧制
- 下一篇:直拉单晶硅中避免铜沉淀形成于洁净区的热处理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