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悬浮聚合用分散剂、氯乙烯类树脂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180067479.5 | 申请日: | 2011-02-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703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23 |
| 发明(设计)人: | 吉井茂晴 | 申请(专利权)人: | 电气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C08F2/18 | 分类号: | C08F2/18;C08F14/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 代理人: | 杨黎峰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悬浮 聚合 分散剂 氯乙烯 树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过悬浮聚合制备氯乙烯类树脂时所使用的悬浮聚合用分散剂、使用该分散剂进行制备的氯乙烯类树脂及其制备方法。更详细而言,涉及一种用于提高含有聚乙烯醇的悬浮聚合用分散剂的性能的技术。
背景技术
一般而言,氯乙烯类树脂是通过使氯乙烯单体与聚合引发剂和分散剂等一起分散在水性介质中,并利用进行聚合的悬浮聚合法而制备。作为此时所使用的分散剂,有所谓的“一次分散剂”和所谓的“二次分散剂”,所述一次分散剂的添加目的是使氯乙烯单体的分散性稳定,并对所制备的氯乙烯类树脂的粒径进行调节;所述二次分散剂的添加目的是使所制备的氯乙烯类树脂粒子中的孔隙率上升。
以往,“一次分散剂”可采用聚乙烯醇(PVA)或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等(参照专利文献1~3),而“二次分散剂”可采用皂化度低于上述一次分散剂的PVA(参照专利文献4)。例如在专利文献4所记载的氯乙烯类聚合物的制备方法中,一次分散剂采用皂化度为75~85mol%的PVA,而二次分散剂采用皂化度为20~57mol%的PVA。
并且,本申请人提出了一种主要作为一次分散剂用的、含有改性PVA的聚合用分散剂,所述聚合用分散剂具有马来酸烷基酯键合单元,利用由JIS K6726规定的方法进行测定后的粘度大于等于30mPa·s且小于400mPa·s,皂化度大于等于75mol%且小于90mol%(参照专利文献5)。另外,还提出了一种主要作为二次分散剂用的改性PVA,其具有来源于马来酸二甲酯或马来酸酐的键合单元,皂化度为20~60mol%且平均聚合度为100~1000(参照专利文献6)。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3510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3-327607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3-238606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5-281680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2009-108218号公报
专利文献6:日本特开2007-63369号公报
发明内容
然而,上述现有技术存在以下所示的问题。即、制备氯乙烯类树脂时所使用的“一次分散剂”,需要在溶于水时能难以产生泡沫,并使最终得到的树脂的鱼眼减少,同时能提高堆积比重,而专利文献1~4所记载的分散剂,均存在这些性能并不充分的问题。
另外,在专利文献1~4所记载的分散剂中,由于仅使用部分皂化PVA而无法得到令人满意的氯乙烯树脂,因而组合使用两种以上的聚合物。因此,在使用这些分散剂时,溶解顺序会变得复杂,并且在使用了比PVA更昂贵的HPMC时,还存在制备成本增高的问题。相对于此,专利文献5所记载的分散剂由于在PVA中导入了双键,因此能够得到堆积比重更高的氯乙烯类树脂。
另一方面,近几年来,从提高生产性的观点看,需要有一种易溶于水、且难以起泡的悬浮聚合用分散剂。然而,“一次分散剂”所采用的以往的PVA,由于其皂化度高而且水溶液粘度大,因此会有在溶于水时泡沫变多、溶解速度慢、或者大多附着于溶解槽内壁的情况。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虽然优选降低水溶液粘度,但仅单纯降低PVA的聚合度,可能会损害氯乙烯类树脂的堆积比重或鱼眼特性。
于是,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悬浮聚合用分散剂、氯乙烯类树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悬浮聚合用分散剂作为一次分散剂具有优异的基本特性:即、可以使所得的氯乙烯树脂的鱼眼减少并且使堆积比重增加,并且其水溶液粘度低,溶解时的操作性优异。
本发明的悬浮聚合用分散剂含有改性聚乙烯醇,该改性聚乙烯醇具有用下述化学式(1)所表示的结构单元,其皂化度大于等于75mol%且小于90mol%,其0.2质量%水溶液或水-甲醇混合溶液在波长280nm处的吸光度为0.5~2.5,并且利用由JIS K6726规定的方法进行测定后的粘度大于等于4mPa·s且小于30mPa·s。
[化学式1]
此外,在上述化学式(1)中,X1和X2表示碳数1~12的烷基、氢原子或金属原子,它们既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另外,g表示1~3的整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气化学工业株式会社,未经电气化学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6747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具有方便撕开的缺口的胶带
- 下一篇:一种端头方便撕开的胶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