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灭弧室的开关无效
| 申请号: | 201180066957.0 | 申请日: | 2011-12-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038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0 |
| 发明(设计)人: | L·弗里德里克森;V·朗 | 申请(专利权)人: | 伊顿电气IP两合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H9/44 | 分类号: | H01H9/44;H01H1/2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泛华伟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0 | 代理人: | 王勇;王博 |
| 地址: | 德国舍***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灭弧室 开关 | ||
1.一种开关(1),适于极性无关的直流操作,且具有:
至少两个分离的固定触点(2),每个固定触点具有第一接触区(21、22);
至少一个可动导电桥式触点(3),其具有两个第二接触区(31、32),用于在开关(1)的接通状态下创建第一接触区(21、22)和第二接触区(31、32)之间的导电连接,以及在开关(1)的关断状态下使得第一接触区(21、22)和第二接触区(31、32)分离;
至少一个磁体(71、72),所述磁体适于在第一接触区(21、22)和第二接触区(31、32)的区域中产生基本恒定的磁场(M),以在形成关断状态时将磁力(F)施加在第一接触区(21、22)和第二接触区(31、32)之间产生的电弧(51、52)上;
两个第一灭弧室(41、42),其用于熄灭具有第一电流方向的电弧(51、52);
其中,至少在关断状态下,从第一灭弧室(4)中的每一个,第一电弧导向板(61)朝向第一接触区(21、22)延伸以及第二电弧导向板(62)朝向第二接触区(31、32)延伸,以将电弧(51、52)引入第一灭弧室(4),以及,
其中,可动桥式触点(3)包括两个桥式板(81、82),为了熄灭电弧(51、52),所述桥式板中的每一个在与第一电流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上从桥式触点(3)沿着桥式触点(3)的位移轴(BA)围绕第一接触区(21、22)延伸到背朝桥式触点(3)的固定触点(2)的背面(23)。
2.根据权利要求1的开关(1),其特征在于桥式板(81、82)中的每一个延伸到可动桥式触点(3)的第二触点位置(31、32)。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开关(1),其特征在于在桥式板(81、82)和固定触点(2)的背面(23)之间的间距随着距桥式触点(3)的运动轴(BA)的距离的增大而增大。
4.根据前述任一权利要求的开关(1),其特征在于磁体(71、72)以及桥式板(81、82)被布置为使得磁场(M)也延伸进入桥式板(81、82)和固定触点(2)之间的区域。
5.根据权利要求4的开关(1),其特征在于磁体(71、72)布置为使得磁场(M)的场强在第一接触区(21、22)和第二接触区(31、32)之间与在桥式板(81、82)和固定触点(2)之间是基本相同的。
6.根据前述任一权利要求的开关(1),其特征在于磁体(71、72)是永磁体。
7.根据权利要求6的开关(1),其特征在于永磁体(71、72)包括两个板状永磁体,其表面布置为彼此平行且所述板状永磁体至少在开关(1)的关断状态下平行于桥式触点(3)、第一电弧导向板(61)、第二电弧导向板(62)、以及第一桥式导向板(81、82)至少延伸超过第一接触区(21、22)和第二接触区(31、32)。
8.根据前述任一权利要求的开关(1),其特征在于第一电弧导向板(61)中的每一个稳固地与第一接触区(21、22)连接。
9.根据前述任一权利要求的开关(1),其特征在于桥式板(81、82)至少延伸进入一个位于可动桥式触点(3)处的第二灭弧室(10)。
10.根据权利要求9的开关(1),其特征在于每个固定触点(2)包括触点导向板(91、92),所述触点导向板从第一接触区(21、22)延伸到第二灭弧室(10)。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的开关(1),其特征在于第二灭弧室(10)包括用于熄灭电弧(51、52)的灭弧板(11),所述灭弧板布置为与桥式触点(3)的运动轴(BA)平行。
12.根据权利要求9到11中任一项的开关(1),其特征在于磁体(71、72)延伸到第二灭弧室(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伊顿电气IP两合公司,未经伊顿电气IP两合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66957.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气垫带式输送机头部
- 下一篇:一种基于微藻养殖的沼液生态净化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