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炉操作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180065392.4 | 申请日: | 2011-07-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286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25 |
| 发明(设计)人: | 村尾明纪;藤原大树;渡壁史朗;北原雅之 | 申请(专利权)人: | 杰富意钢铁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C21B5/00 | 分类号: | C21B5/00;C21B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金世煜;苗堃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高炉 操作方法 | ||
1.高炉操作方法,其中,准备用于从风口将还原材料吹入高炉内的三层套管喷枪,
该三层套管喷枪最内侧管的内侧为内管喷枪,最内侧管与从内侧起第二个管之间为中管喷枪,从内侧起第二个管与最外侧管之间为外管喷枪,
分别向该内管喷枪、中管喷枪、外管喷枪中单独吹入选自固体还原材料、易燃性还原材料和助燃性气体中的一种,将所述固体还原材料、易燃性还原材料和助燃性气体均从该三层套管喷枪吹入高炉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炉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从外管喷枪吹入所述固体还原材料和易燃性还原材料中的任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炉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从二个相邻的管分别吹入所述易燃性还原材料和助燃性气体。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高炉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从内管喷枪和中管喷枪中的任一个吹入所述易燃性还原材料和助燃性气体。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高炉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相对于从所述三层套管喷枪吹入的总气体量,易燃性还原材料或易燃性还原材料和助燃性气体的比例在25~95体积%以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炉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从所述内管喷枪、中管喷枪、外管喷枪中的任一个吹入的助燃性气体为氧或富氧空气,将用于使送风富氧的氧的一部分从该三层套管喷枪的内管喷枪、中管喷枪、外管喷枪中的任一个吹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高炉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从所述内管喷枪、中管喷枪、外管喷枪中的任一个吹入的助燃性气体为富氧空气,将用于使送风富氧的氧的一部分从所述内管喷枪、中管喷枪、外管喷枪中的任一个吹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炉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固体还原材料为煤粉。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高炉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相对于1吨生铁,在50~300公斤的范围内吹入所述固体还原材料。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高炉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相对于1吨生铁,在60~180公斤的范围内吹入所述固体还原材料。
11.根据权利要求8~10中任一项所述的高炉操作方法,将废塑料、废弃物固体燃料、有机性资源、废料混合到所述固体还原材料的煤粉中。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高炉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使所述固体还原材料的煤粉的比例在80质量%以上的范围内混合、使用废塑料、废弃物固体燃料、有机性资源、废料。
13.根据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高炉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易燃性还原材料为城市煤气、天然气、丙烷气体、氢、转炉煤气、高炉煤气、焦炉煤气。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高炉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相对于1吨生铁,在1~50公斤的范围内吹入所述易燃性还原材料。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高炉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相对于1吨生铁,在10~35公斤的范围内吹入所述易燃性还原材料。
16.根据权利要求1~15中任一项所述的高炉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使从所述三层套管喷枪的外管喷枪吹入的气体的合计流量为85~800Nm3/h,使该外管喷枪的出口流速为20~120m/sec。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炉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从外管喷枪吹入所述固体还原材料,从中管喷枪吹入所述助燃性气体,从内管喷枪吹入所述易燃性还原材料。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炉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从外管喷枪吹入所述固体还原材料,从中管喷枪吹入所述易燃性还原材料,从内管喷枪吹入所述助燃性气体。
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炉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从外管喷枪吹入所述易燃性还原材料,从中管喷枪吹入所述助燃性气体,从内管喷枪吹入所述固体还原材料。
2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炉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从外管喷枪吹入所述易燃性还原材料,从中管喷枪吹入所述固体还原材料,从内管喷枪吹入所述助燃性气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杰富意钢铁株式会社,未经杰富意钢铁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65392.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