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梯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180064303.4 | 申请日: | 2011-04-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822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04 |
| 发明(设计)人: | 古谷幸广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B66B3/00 | 分类号: | B66B3/00;B66B3/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李辉;龚晓娟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梯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在具有多个电梯组的建筑物中适当引导利用者的电梯系统。
背景技术
在下述的专利文献1和2中公开了用于引导电梯的利用者的系统。
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系统中,在通往电梯层站的通道中设置有显示装置。并且,在该系统中根据所登记的呼梯的数量检测电梯的拥挤状况。在检测到电梯拥挤的情况下,在显示装置显示该信息,将利用者引导向有楼梯的方向。
在专利文献2记载的系统中,在被实施组群管理的电梯的各个层站出入口附近设置有显示装置。在显示装置显示对应的电梯的运转状况。电梯的利用者能够观看显示装置的显示内容来判定利用哪台电梯比较好。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昭58-31878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8-2660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在具有多个电梯组的诸如百货店那样的建筑物中,例如在举办活动时,电梯组之间的利用者数量产生偏差。专利文献1和2记载的系统在这种情况下不能适当引导利用者。例如,当在建筑物内举办活动的情况下,在娱乐活动即将开始之前和刚刚结束之后在特定的电梯组中利用者数量骤增。因此,存在在大堂楼层和作为活动会场的楼层之间的楼层,利用者在层站等待较长时间的情况。
另外,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系统中,根据所登记的呼梯的数量判定电梯是否拥挤。因此,不能准确掌握轿厢内的拥挤状况。并且,利用者不能根据显示装置的显示内容掌握哪个运转方向比较拥挤、楼梯在哪里这样的具体内容。
本发明正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当在建筑物中具有多个电梯组的情况下,能够根据各电梯组的拥挤状况适当引导电梯利用者的电梯系统。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电梯系统用于在具有多个电梯组的建筑物中引导利用者,该电梯系统具有:层站显示器,其设于建筑物的预定楼层,被配置在预定电梯组的电梯层站;以及电梯组负荷判定单元,其按照每个运转方向管理各台电梯在设置有层站显示器的楼层的轿厢内负荷率,并按照每个运转方向判定各电梯组在该楼层的拥挤状况,在具有层站显示器的电梯组在预定运转方向处于拥挤状态、且在同一运转方向存在不处于拥挤状态的其它电梯组的情况下,电梯组负荷判定单元使层站显示器显示处于拥挤状态的运转方向和通往其它电梯组的引导图。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当在建筑物中具有多个电梯组的情况下,能够根据各电梯组的拥挤状况适当引导电梯利用者。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电梯系统的结构图。
图2是用于说明电梯组负荷判定装置的功能的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电梯系统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4是表示层站显示器的显示示例的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电梯系统的动作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详细地说明本发明,参照附图来对其进行说明。另外,在各个附图中对相同或者相当的部分标注相同的标号,并适当简化乃至省略其重复说明。
实施方式1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电梯系统的结构图。本系统适用于具有多个电梯组的建筑物。在本实施方式中,以在建筑物中具有A~C所示的3个电梯组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
在图1中,1表示将多台电梯作为一个组群进行管理的组群管理装置。在本系统中,与电梯组的数量对应地设有3台组群管理装置1。
在下面的说明中,在需要个别指定各电梯组的结构的情况下,在标号后面附带A~C中的任意一个进行表述。例如,将电梯组A的组群管理装置表述为1A,将电梯组B的组群管理装置表述为1B,将电梯组C的组群管理装置表述为1C。对于其它结构也一样。
2表示由组群管理装置1进行管理的控制装置。控制装置2控制电梯的运行。在本实施方式中,各电梯组设有3台电梯。即,各组群管理装置1管理3台电梯(的控制装置2)。
在下面的说明中,在需要个别指定控制装置2的情况下,在电梯组记号的后面附带号机编号进行表述。例如,将电梯组A的1号机的电梯的控制装置表述为2A1,将电梯组B的2号机的控制装置表述为2B2,将电梯组C的3号机的控制装置表述为2C3。
各控制装置2设有负荷率运算单元3、通信控制单元4及显示控制单元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电机株式会社,未经三菱电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6430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