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微晶PIN结的SiOxN型层无效
申请号: | 201180063602.6 | 申请日: | 2011-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303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04 |
发明(设计)人: | 马库斯·库皮希;丹尼尔·莱波里 | 申请(专利权)人: | TEL太阳能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31/075 | 分类号: | H01L31/075;H01L31/076;H01L31/18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顾晋伟;全万志 |
地址: | 瑞士特*** | 国省代码: | 瑞士;CH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晶 pin sio sub | ||
1.一种光转换装置,包括前电极(42)和后电极(47)、以及位于所述前电极(42)和所述后电极(47)之间的至少一个光伏光转换层堆叠体(43),所述层堆叠体(43)包括p型掺杂硅层(44)、基本上本征的硅层(45)和n型掺杂层(49),所述层(44、45、49)一起形成p-i-n结,其特征在于最接近所述后电极(47)的所述n型掺杂层(49)被定位成与所述后电极(47)直接且紧密接触,并且基本上由含硅和氧的经掺杂的微晶材料组成。
2.根据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光转换装置,其中所述n型掺杂层(49)还被定位成与所述基本上本征的硅层(45)直接且紧密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转换装置,其中所述n型掺杂层(49)布置为使得相邻的本征硅层(45)的背面钝化。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光转换装置,其中所述n型掺杂层(49)的氧含量选择为使得在500nm的光波长下所述n型掺杂层(49)的折射率n大于或等于2.0。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光转换装置,其中所述n型掺杂层(49)的厚度在10nm至150nm之间,优选地在20nm至50nm之间。
6.一种太阳能电池或太阳能电池板,其包括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光转换装置。
7.一种用于制造光转换装置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提供透明基底(41);
b)在所述基底(41)上直接地或间接地设置前电极(42);
c)在所述前电极(42)上直接地或间接地设置至少一个光伏光转换层堆叠体(43、51)的至少一个p-i-n结,每个转换层堆叠体均包括p型掺杂硅层(44、52)、直接地或间接地设置在所述p型掺杂硅层(44、52)上的基本上本征的硅层(45、53)、以及直接地或间接地设置在所述基本上本征的硅层(45、53)上的n型掺杂层(49、54);
d)在被定位成距离所述基底(41)最远的所述n型掺杂层(49)上设置后电极(47),
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电极(47)直接设置在被定位成距离所述基底(41)最远的所述n型掺杂层(49)上,并且该n型掺杂层(49)基本上由含硅和氧的经掺杂的微晶材料组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n型掺杂层(49)直接设置在相邻的基本上本征的硅层(45)上。
9.根据权利要求7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n型掺杂层(49)的氧含量选择为使得在500nm的光波长下所述n型掺杂层(49)的折射率n大于或等于2.0。
10.根据权利要求7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通过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PECVD在相应的PECVD等离子体反应器中进行。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n型掺杂层(49)通过经由等离子体处理施加受控的背面钝化而施加到所述本征层(45)上。
12.根据权利要求10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n型掺杂层(49)通过在所述PECVD等离子体反应器中以基本上0.3至1sccm/cm2待处理基底尺寸的总工艺气体流量建立第一等离子体沉积制度来产生,所述工艺气体包括硅烷、氢气和n型掺杂剂气体,所述n型掺杂剂气体优选地为含0.5%磷化氢的氢气,硅烷与n型掺杂剂气体的比率在1∶1至1∶5之间,并且硅烷与氢气的比率在1∶50至1∶200之间,优选地为1∶100。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中工艺压力选择为在1.5毫巴至8毫巴之间,优选地为2.5毫巴至5毫巴,在所述PECVD反应器中产生13.56MHz至60MHz、优选40MHz的频率的150mW/cm2至200mW/cm2、优选170mW/cm2至180mW/cm2的RF功率。
14.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等离子体沉积制度维持10秒至20秒的时间,之后另外引入含氧气体流,所述含氧气体优选为二氧化碳,所有其它工艺参数保持不变,并且由此硅烷与含氧气体之间的流量比率在2∶1至1∶3之间,优选地在1∶1至1∶2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TEL太阳能公司,未经TEL太阳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63602.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1L 半导体器件;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电固体器件
H01L31-00 对红外辐射、光、较短波长的电磁辐射,或微粒辐射敏感的,并且专门适用于把这样的辐射能转换为电能的,或者专门适用于通过这样的辐射进行电能控制的半导体器件;专门适用于制造或处理这些半导体器件或其部件的方法或
H01L31-02 .零部件
H01L31-0248 .以其半导体本体为特征的
H01L31-04 .用作转换器件的
H01L31-08 .其中的辐射控制通过该器件的电流的,例如光敏电阻器
H01L31-12 .与如在一个共用衬底内或其上形成的,一个或多个电光源,如场致发光光源在结构上相连的,并与其电光源在电气上或光学上相耦合的
- 一种Nd<sub>2</sub>O<sub>3</sub>-Yb<sub>2</sub>O<sub>3</sub>改性的La<sub>2</sub>Zr<sub>2</sub>O<sub>7</sub>-(Zr<sub>0.92</sub>Y<sub>0.08</sub>)O<sub>1.96</sub>复相热障涂层材料
- 无铅[(Na<sub>0.57</sub>K<sub>0.43</sub>)<sub>0.94</sub>Li<sub>0.06</sub>][(Nb<sub>0.94</sub>Sb<sub>0.06</sub>)<sub>0.95</sub>Ta<sub>0.05</sub>]O<sub>3</sub>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
- 磁性材料HN(C<sub>2</sub>H<sub>5</sub>)<sub>3</sub>·[Co<sub>4</sub>Na<sub>3</sub>(heb)<sub>6</sub>(N<sub>3</sub>)<sub>6</sub>]及合成方法
- 磁性材料[Co<sub>2</sub>Na<sub>2</sub>(hmb)<sub>4</sub>(N<sub>3</sub>)<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 及合成方法
- 一种Bi<sub>0.90</sub>Er<sub>0.10</sub>Fe<sub>0.96</sub>Co<sub>0.02</sub>Mn<sub>0.02</sub>O<sub>3</sub>/Mn<sub>1-x</sub>Co<sub>x</sub>Fe<sub>2</sub>O<sub>4</sub> 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 Bi<sub>2</sub>O<sub>3</sub>-TeO<sub>2</sub>-SiO<sub>2</sub>-WO<sub>3</sub>系玻璃
- 荧光材料[Cu<sub>2</sub>Na<sub>2</sub>(mtyp)<sub>2</sub>(CH<sub>3</sub>COO)<sub>2</sub>(H<sub>2</sub>O)<sub>3</sub>]<sub>n</sub>及合成方法
- 一种(Y<sub>1</sub>-<sub>x</sub>Ln<sub>x</sub>)<sub>2</sub>(MoO<sub>4</sub>)<sub>3</sub>薄膜的直接制备方法
- 荧光材料(CH<sub>2</sub>NH<sub>3</sub>)<sub>2</sub>ZnI<sub>4</sub>
- Li<sub>1.2</sub>Ni<sub>0.13</sub>Co<sub>0.13</sub>Mn<sub>0.54</sub>O<sub>2</sub>/Al<sub>2</sub>O<sub>3</sub>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