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用电力变换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180063145.0 | 申请日: | 2011-12-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398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2 |
| 发明(设计)人: | 锦见总德;熊谷胜人;石井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H02M7/00 | 分类号: | H02M7/00;B60K6/28;B60K6/48;B60L1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尚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2 | 代理人: | 龙淳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用电 变换 装置 | ||
1.一种车辆用电力变换装置,其包括:
电容器电路部,其使从直流电源供给的直流电流平滑化;
流路形成体,其形成流过冷却冷媒的流路;
功率半导体模块,其具有将从所述电容器电路部输出的直流电流变换为交流电流,并将该交流电流向车辆驱动用电机供给的功率半导体元件;
壳体,其收纳所述电容器电路部、所述流路形成体和所述功率半导体模块;
直流端子,其设置在所述壳体的一面;和
电路元件,其与所述电容器电路部和所述直流端子串联或并联连接,
所述流路形成体形成第一流路和第二流路,
所述第一流路和所述第二流路夹着所述电容器电路部相互平行地配置,
所述功率半导体模块具有输出第一相的交流电流的第一功率半导体模块、输出第二相的交流电流的第二功率半导体模块、输出第三相的交流电流的第三功率半导体模块,
所述第一功率半导体模块和所述第二功率半导体模块沿着流过所述第一流路的冷却冷媒的流动方向排列固定于该第一流路,
所述第三功率半导体模块以隔着所述电容器电路部与所述第一功率半导体模块相对的方式固定于所述第二流路,
所述电路元件配置在隔着所述电容器电路部与所述第二功率半导体模块相对的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电力变换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路元件为一方的电极与所述直流端子电连接、且另一方的电极与车体的地电连接的用于除去噪声的电容器元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用电力变换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直流端子配置在比所述第一功率半导体模块、所述第二功率半导体模块和所述第三功率半导体模块更接近所述用于除去噪声的电容器元件的位置。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用电力变换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电容器盒,其收纳所述电容器电路部和所述用于除去噪声的电容器元件;和
树脂密封件,其将所述电容器电路部和所述用于除去噪声的电容器元件密封于所述电容器盒,
所述电容器电路部和所述用于除去噪声的电容器元件为薄膜电容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电力变换装置,其特征在于:
其还包括与所述电容器电路部电连接的放电用电阻器,
所述放电用电阻器隔着所述第二流路配置在与所述电容器电路部相反的一侧。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电力变换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容器电路部具有通过配线与所述直流端子连接的第一直流端子,
所述壳体在与所述第一直流端子相对的部分形成开口部,
所述壳体的所述开口部被盖堵塞。
7.如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车辆用电力变换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直流汇流条,其对所述功率半导体模块供给所述直流电流;
交流汇流条,其用于对所述驱动用电机供给所述交流电流;和
交流端子,其在设置有所述直流端子的所述壳体的一面设置,
从所述直流端子向所述壳体内部去的所述直流汇流条的形成方向,以沿着从所述交流端子向所述盒内部去的所述交流汇流条的形成方向的方式形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未经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63145.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