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防伪标记有效
| 申请号: | 201180062152.9 | 申请日: | 2011-12-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701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8 | 
| 发明(设计)人: | J.凯克特;K.U.斯托克 | 申请(专利权)人: | 德国捷德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9K11/77 | 分类号: | C09K11/77;B41M3/14;B42D15/00;D21H21/48;G07D7/1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贾静环 | 
| 地址: | 德国***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防伪 标记 | ||
1.用于保护有价文件的防伪标记,包括:
发光颜料,其具有掺杂有第一发光团(L1)和第二发光团(L2)的主晶格并且是能光激发以发射发光性光的,其中配置所述发光颜料,使得通过所述发光颜料的光学激发产生的所述第一发光团(L1)的激发能量是通过所述第一发光团(L1)和所述第二发光团(L2)之间的相互作用可转移到所述第二发光团(L2)的,其特征在于,选择所述发光颜料中所述第一发光团(L1)的物质的量分数(x)和所述发光颜料中所述第二发光团(L2)的物质的量分数(y),使得所述发光颜料的发光性光具有拥有由所述第一发光团(L1)发射的第一发光峰(A)和由所述第二发光团(L2)发射的第二发光峰(B)的发光光谱,其中在所述第一发光峰(A)和所述第二发光峰(B)的峰强度之和(IA,IB)中所述第二发光峰(B)的峰强度(IB)的份额(P)为至少20%且至多80%、优选至少30%且至多70%、特别优选至少40%且至多60%。
2.根据权利要求1的防伪标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光峰(A)的峰强度和所述第二发光峰(B)的峰强度具有由所述发光颜料的组成内在地限定的彼此的强度比。
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的防伪标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和第二发光团(L1,L2)分别基本上均匀地分布在所述主晶格的体积范围内,该体积范围掺杂有所述第一发光团(L1)和所述第二发光团(L2)两者。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的防伪标记,其特征在于,选择所述发光颜料、特别是所述主晶格以及所述第一发光团(L1)和所述第二发光团(L2)的成分,使得具有变化的所述第二发光团的物质的量分数(y)的这些趋向于将所述激发能量从所述第一发光团(L1)完全转移到所述第二发光团(L2)。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的防伪标记,其特征在于,通过所述第二发光团(L2)的物质的量分数(y)的变化,所述第一和第二发光峰(A,B)的峰强度(IA,IB)是能以彼此相反的方式变化的。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的防伪标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和第二发光峰(A,B)的峰波长(λA,λB)在光谱上彼此间隔至少20nm、优选至少30nm。
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的防伪标记,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主晶格的体积范围内发生相互作用,通过所述相互作用,所述激发能量是能从所述第一发光团(L1)转移到所述第二发光团(L2)的,所述体积范围掺杂有第一和第二发光团两者。
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的防伪标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光团的激发能量(L1)是通过无辐射相互作用可从所述第一发光团(L1)转移到所述第二发光团(L2)的。
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的防伪标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和第二发光峰(A,B)的峰波长(λA,λB)位于近红外光谱区中,特别地位于在750nm和2900nm之间、优选在800nm和2200nm之间的光谱区中。
1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的防伪标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L1)和/或所述第二发光团(L2)选自稀土离子,特别地选自稀土离子铒、钬、钕、铥、镱。
11.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的防伪标记,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晶格配置为无机主晶格,其中所述主晶格特别是具有石榴石结构或钙钛矿结构的主晶格、或者为氧化物或具有氧化物离子的混合晶格,例如钨酸盐或磷酸盐或铌酸盐或钽酸盐或硅酸盐或铝酸盐。
12.防伪元件或印刷油墨,其具有根据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的一种或若干种防伪标记。
13.有价文件或防伪纸,其具有根据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的一种或若干种防伪标记和/或根据权利要求12的防伪元件和/或根据权利要求12的印刷油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德国捷德有限公司,未经德国捷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62152.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