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新的环状胺化合物及使用该新的环状胺化合物制造聚氨酯树脂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180062131.7 | 申请日: | 2011-12-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700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8 |
| 发明(设计)人: | 木曾浩之;铃木孝生;高桥义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曹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C07D487/08 | 分类号: | C07D487/08;C08G18/2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张平元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环状 化合物 使用 制造 聚氨酯 树脂 方法 | ||
1.一种3-羟基-1,5-二氮杂双环[3.2.2]壬烷类,其由下述式(1)表示,
其中,在上述式(1)所示的化合物存在光学活性体、非对映异构体或几何异构体的情况下,所述3-羟基-1,5-二氮杂双环[3.2.2]壬烷类包括下述两者:光学活性体、非对映异构体或几何异构体各自的混合物;及分离后的光学活性体、非对映异构体或几何异构体,
[化学式1]
在上述式(1)中,R1、R2、R3、R4、R5、R6、R7及R8分别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碳原子数1~4的烷基、羟基、羟基甲基、或碳原子数1~4的烷氧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羟基-1,5-二氮杂双环[3.2.2]壬烷类,在式(1)中,R1、R2、R3、R4、R5、R6、R7及R8中的至少一个为甲基或羟基甲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羟基-1,5-二氮杂双环[3.2.2]壬烷类,在式(1)中,R1、R2、R3、R4、R5、R6、R7及R8均为氢原子。
4.一种用于制造聚氨酯树脂的催化剂,其含有权利要求1~权利要求3中任一项所述的3-羟基-1,5-二氮杂双环[3.2.2]壬烷类。
5.一种用于制造聚氨酯树脂的催化剂,其含有所述3-羟基-1,5-二氮杂双环[3.2.2]壬烷类(A)和下述式(2)所示的羟基烷基取代-1,4-二氮杂双环[2.2.2]辛烷类(B),其中,在上述式(2)所示的化合物存在光学活性体、非对映异构体、或几何异构体的情况下,上述式(2)所示的化合物包括下述两者:光学活性体、非对映异构体、或几何异构体各自的混合物;及分离后的光学活性体、非对映异构体或几何异构体,
[化学式2]
在上述式(2)中,R1、及R2分别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碳原子数1~4的烷基、羟基、羟基甲基、或碳原子数1~4的烷氧基,m为1或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制造聚氨酯树脂的催化剂,在式(2)中,R1及R2分别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甲基、乙基或羟基甲基,其中,R1和R2不表示完全相同的取代基。
7.根据权利要求5或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制造聚氨酯树脂的催化剂,在式(2)中,R1及R2均表示氢原子。
8.根据权利要求5~权利要求7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制造聚氨酯树脂的催化剂,其中,相对于100重量%羟基烷基取代-1,4-二氮杂双环[2.2.2]辛烷类(B),含有1~30重量%的3-羟基-1,5-二氮杂双环[3.2.2]壬烷类(A)。
9.一种用于制造聚氨酯树脂的催化剂,其含有所述3-羟基-1,5-二氮杂双环[3.2.2]壬烷类(A)、所述羟基烷基取代-1,4-二氮杂双环[2.2.2]辛烷类(B)及氨基脲衍生物(C)。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制造聚氨酯树脂的催化剂,其中,羟基烷基取代-1,4-二氮杂双环[2.2.2]辛烷类(B)为下述通式(2a)所示的胺化合物,
[化学式3]
在式(2a)中,X表示羟基、羟基甲基、或羟基乙基。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用于制造聚氨酯树脂的催化剂,其中,氨基脲衍生物(C)为选自单(叔氨基烷基)脲、双(叔氨基烷基)脲及它们的混合物中的至少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曹株式会社,未经东曹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62131.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