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发泡成形用树脂组合物有效
| 申请号: | 201180061775.4 | 申请日: | 2011-12-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700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8 |
| 发明(设计)人: | 山内博史;森田弘幸;夏井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积水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C08J9/32 | 分类号: | C08J9/32;C08G59/20;C08K9/10;C08L101/00 |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蒋亭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发泡 成形 树脂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能够实现高发泡倍率,并且能够大幅提高所得到的发泡成形体的触感和减振性的发泡成形用树脂组合物。
背景技术
热膨胀性微囊作为外观设计性赋予剂和轻量化剂在广泛的用途中被使用,还用于以发泡墨液、壁纸为代表的以轻量化作为目标的涂料等中。
作为这样的热膨胀性微囊,广泛地已知在热塑性壳聚合物中内包有在壳聚合物的软化点以下的温度下达到气体状的挥发性膨胀剂的微囊,例如,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如下方法:在含有油溶性聚合催化剂和分散剂的水系分散介质中进行搅拌,同时添加将低沸点的脂肪族烃等挥发性膨胀剂与单体进行混合而成的油性混合液,进行悬浊聚合,由此,制造内包挥发性膨胀剂的热膨胀性微囊。
但是,通过该方法得到的热膨胀性微囊,在约80~130℃左右的比较低的温度下,虽然通过挥发性膨胀剂的气化可以使其热膨胀,但若在高温下或长时间加热,则存在由于从膨胀后的微囊中泄漏气体而导致发泡倍率降低的问题。另外,由于热膨胀性微囊的耐热性和强度的问题,有时会产生所谓的被称为“塌陷”的现象,在高温时坍陷。
另一方面,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一种热膨胀性微囊,其使用通过将含羧基的单体、和具有与羧基反应的基团的单体聚合而得到的聚合物作为壳。这样的热膨胀性微囊中,通过三维交联密度增高,从而即使在发泡后的壳非常薄的状态下,对于收缩也显示出强抵抗,耐热性飞跃提高。
但是,即使在使用上述的热膨胀性微囊来制造发泡成形体的情况下,在应用于发泡成形中时,也无法得到期望的发泡倍率(比重),或者成形物产生变形、外观不良,或者即使得到期望的发泡倍率,在成形品的表面也会发泡,表面粗糙,外观变差,针对这样的问题,无法得到令人满意的发泡成形体。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公昭42-26524号公报
专利文献2:国际公开WO99/43758号小册子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实现高发泡倍率、并且能够大幅提高所得到的发泡成形体的触感和减振性的发泡成形用树脂组合物。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法
本发明为一种发泡成形用树脂组合物,其含有:在含有环氧树脂的壳中内包有挥发性膨胀剂作为芯剂的热膨胀性微囊,热塑性树脂,和在1分子内具有2个以上选自羧基、羟基、氨基、酰胺基以及酸酐基中的至少一种官能团的固化性化合物。
另外,其他方式的本发明为一种发泡成形用树脂组合物,其含有:热膨胀性微囊,热塑性树脂,和多官能的环氧树脂;其中,所述热膨胀性微囊是在含有具有选自羧基、羟基、氨基、酰胺基以及酸酐基中的至少一种官能团的固化性化合物的壳中内包有挥发性膨胀剂作为芯剂的微囊。
以下,详述本发明。
本发明人等发现通过使用如下的发泡成形用树脂组合物,而能够实现高发泡倍率,并且能够大幅提高所得到的发泡成形体的触感和减振性,从而完成了本发明;其中,所述发泡成形用树脂组合物含有:含有环氧树脂的热膨胀性微囊,热塑性树脂,和在1分子内具有2个以上选自羧基、羟基、氨基、酰胺基以及酸酐基中的至少一种官能团的固化性化合物。
本发明的发泡成形用树脂组合物,含有:在含有环氧树脂的壳中内包有挥发性膨胀剂作为芯剂的热膨胀性微囊。
上述热膨胀性微囊具有:在包含聚合物的壳中内包挥发性膨胀剂作为芯剂的结构。通过具有这样的结构,从而能够例如将上述热膨胀性微囊在热塑性树脂中配合而进行成形,由此,通过成形时的加热而使上述芯剂达到气状,同时使上述壳软化而膨胀,制造出发泡成形体等。
用于形成上述聚合物的单体组合物优选含有腈类单体。通过上述单体组合物含有上述腈类单体,从而使所得到的热膨胀性微囊具有高耐热性和气体屏蔽性。
上述腈类单体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列举出丙烯腈、甲基丙烯腈、α-氯丙烯腈、α-乙氧基丙烯腈、富马腈、或它们的混合物等。这些中,特别优选丙烯腈以及甲基丙烯腈。它们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并用2种以上。
就上述单体组合物而言,除了上述腈类单体以外,还可以含有能够与上述腈类单体共聚的其他单体(以下也简称为其他单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积水化学工业株式会社,未经积水化学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6177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