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芽孢杆菌属的砂纸突变体及其用于增进植物生长、促进植物健康及控制疾病和害虫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180061652.0 | 申请日: | 2011-12-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81905B | 公开(公告)日: | 2016-10-19 |
| 发明(设计)人: | M·吉亚贝尔-戈雅;S·F·霍维加;D·M·约;J·S·马格里斯;S·J·米奥斯;V·托马斯;D·柯蒂斯;R·N·罗姚剔;R·维特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拜尔作物科学有限合伙公司 |
| 主分类号: | A01N63/00 | 分类号: | A01N63/00;A01P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5 | 代理人: | 孙占华;张广育 |
| 地址: | 美国北***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芽孢 杆菌 砂纸 突变体 及其 用于 增进 植物 生长 促进 健康 控制 疾病 害虫 方法 | ||
1.包含在swrA同源基因中具有突变的产芽孢细菌细胞的组合物,其中相较于不具有所述突变的等基因细菌细胞,该突变减少所述细菌细胞的群聚能力,且其中至少约70%的所述细菌细胞是孢子。
2.如权利要求1的组合物,其中所述群聚能力通过在非液体表面上的生长来测量。
3.如权利要求1的组合物,其中具有所述突变的产芽孢细菌细胞来自枯草芽孢杆菌分支内的芽孢杆菌菌种。
4.如权利要求1的组合物,其中具有所述突变的产芽孢细菌细胞占该组合物中总细菌细胞的至少3.5%。
5.如权利要求3的组合物,其中具有所述突变的产芽孢细菌细胞包含野生型sfp同源基因。
6.如权利要求5的组合物,其中具有所述突变的产芽孢细菌细胞还包含野生型degQ同源基因及野生型epsC同源基因。
7.如权利要求6的组合物,其中所述sfp同源基因、degQ同源基因及epsC同源基因分别各与枯草芽孢杆菌、解淀粉芽孢杆菌、短小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B.lichenformis)或萎缩芽孢杆菌中任一个的sfp基因、degQ基因及epsC基因具有至少约90%的序列同一性。
8.如权利要求6的组合物,其中至少约90%的序列同一性是针对枯草芽孢杆菌菌株3610、解淀粉芽孢杆菌菌株FZB42、短小芽孢杆菌SAFR-032、地衣芽孢杆菌菌株14580或萎缩芽孢杆菌菌株1942中任一个的sfp基因、degQ基因及epsC基因的。
9.如权利要求3的组合物,其中所述突变还导致相较于不具有所述突变的等基因细菌细胞形成更坚固的生物膜。
10.如权利要求9的组合物,其中所述更坚固的生物膜相较于不具有所述突变的等基因细菌细胞的生物膜更平、更干及更厚。
11.如权利要求10的组合物,其中更坚固的生物膜包含相较于不具有所述突变的等基因细胞具有至少约1.5倍的较大直径的细胞。
12.如权利要求11的组合物,其中更坚固的生物膜包含相较于不具有所述突变的等基因细胞具有额外的细胞衣的细胞。
13.如权利要求10的组合物,其中所述细菌细胞在液体培养物中形成一些长链而不聚集成块。
14.如权利要求3至13中任一项的组合物,其中所述swrA同源基因针对作为具有所述突变的细菌细胞的相同芽孢杆菌菌种的swrA野生型基因具有至少约90%的同一性。
15.如权利要求14的组合物,其中所述swrA同源基因针对作为具有所述突变的细菌细胞的相同芽孢杆菌菌种的swrA野生型基因具有至少约95%的同一性。
16.如权利要求15的组合物,其中所述野生型swrA基因来自具有所述突变的细菌细胞的相同菌株。
17.如权利要求15的组合物,其中所述菌种选自短小芽孢杆菌、萎缩芽孢杆菌、解淀粉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或地衣芽孢杆菌(B.licheniformis)。
18.如权利要求18的组合物,其中所述菌种选自枯草芽孢杆菌和解淀粉芽孢杆菌。
19.如权利要求3的组合物,其中所述同源基因与如SEQ ID NO:1及5至10所提供的swrA核苷酸序列中的任一个具有至少约90%的同一性。
20.如权利要求3的组合物,其中所述突变位于对应于如SEQ ID NO:1所示的swrA基因的位置26至34的一或多处的位置或者位于对应于如SEQ ID NO:1所示的swrA基因的位置1至3的一或多处的位置。
21.如权利要求20的组合物,其中所述突变是插入或删除。
22.处理植物以增进植物生长、促进植物健康或控制植物疾病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包括施用如权利要求1至20中任一项的组合物至植物、植物的部分和/或植物的所在地。
23.如权利要求22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包括施用该组合物至土壤。
24.如权利要求23的方法,其中在所述植物或植物部分与土壤接触之前、期间或之后施用所述组合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拜尔作物科学有限合伙公司,未经拜尔作物科学有限合伙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6165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压电陶瓷元件
- 下一篇:蓝光响应增强的高效黑硅光伏器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