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燃料供给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180061187.0 | 申请日: | 2011-12-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616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1 |
| 发明(设计)人: | 宫木淳;桥本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美姿把 |
| 主分类号: | F02M37/00 | 分类号: | F02M37/00;F02M37/08;F02M37/10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顾峻峰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燃料 供给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燃料供给装置。本申请基于2010年12月24日在日本申请的日本专利特愿2010-288664号要求优先权,并将该申请的内容援引于此。
背景技术
一般,作为自动二轮车、四轮车的车用燃料供给装置,使用在燃料箱内配置燃料泵的所谓内置式(日文:インタンク式)的燃料供给装置。作为这种燃料供给装置,已知有一种将泵组件(相当于本申请的“燃料泵”)收容于凸缘单元、并在其上方安装有上杯壳的结构(参照例如专利文献1)。
在专利文献1的燃料供给装置的燃料泵中,电动机、泵部、压力调节器及止回阀一体收容在钢制的外壳体(日文:シェルケース)(相当于本申请的“外壳壳体”)内。在圆筒状的外壳壳体的一端侧铆接固定有入口盖(相当于本申请的“泵壳体”)。
另外,凸缘单元的底部形成供燃料积存的储罐部。定位突起从储罐部朝燃料泵以立起的状态设置。此外,通过使定位突起与泵壳体的一端侧抵接而从外壳壳体的另一端侧安装上杯壳,就可利用凸缘单元和上杯壳对燃料泵进行支承(参照专利文献1的图1)。
此处,在泵壳体的内部收容有与电动机的转轴连接的叶轮。然而,当叶轮与泵壳体的内表面接触时,滑动阻力增加而导致燃料泵的效率降低。因此,需要将泵壳体的内表面与叶轮的间隙维持为恒定,以防止叶轮与泵壳体的内表面接触。
但是,在如上所述定位突起与泵壳体抵接的结构中,当燃料泵排出燃料时,泵壳体受到排出压力的反作用力,而使泵部变形。此外,当燃料泵承受很大的振动、冲击载荷时,振动、冲击载荷会从定位突起直接传递至泵壳体。其结果是,泵壳体发生变形,而无法将泵壳体的内表面与叶轮的间隙维持为恒定。因此,专利文献1的泵壳体是由金属通过铝压模法等方式形成,从而即便受到排出压力的反作用力,也不会发生变形。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9-6281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然而,以降低成本为目的,可考虑将泵壳体的材质从铝等金属改变为树脂。但是,通常来说,当将泵壳体的材质从铝改变为树脂时,会降低泵壳体的强度。因此,在如上所述定位突起与泵壳体抵接的结构中,由树脂形成的泵壳体会发生变形。当泵壳体发生变形时,泵壳体的内表面与叶轮的间隙便消失了,使因叶轮与泵壳体的内表面之间的接触而产生的滑动阻力增加,从而使燃料泵的效率降低。
本发明提供一种低成本的燃料供给装置,该燃料供给装置能抑制由树脂形成的泵壳体的变形及叶轮与泵壳体的内表面之间的接触,并能防止因滑动阻力的增加而导致的燃料泵的效率降低。
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第一技术方案的燃料供给装置包括:燃料泵,该燃料泵配置于燃料箱内,并将上述燃料箱内的燃料汲取后朝内燃机压力输送;以及壳体,该壳体对上述燃料箱进行支承,并安装于上述燃料箱的壁面。此外,上述燃料泵包括:电动机部;泵部,该泵部设于上述电动机部的下部;以及金属制的外壳壳体,该外壳壳体将上述电动机部及上述泵部的周围覆盖。此外,上述泵部具有由树脂形成的泵壳体。此外,在上述外壳壳体的内侧形成有与上述泵壳体抵接的突出部。此外,上述燃料泵经由上述突出部而被上述壳体支承。
根据本发明第一技术方案的燃料供给装置,当燃料泵载置在壳体内时,燃料泵经由外壳壳体的突出部而被壳体支承。因此,即便产生排出压力的反作用力等外力,外力也不会直接传递至树脂制的泵壳体。因而,能抑制由树脂形成的泵壳体的变形及叶轮与泵壳体的内表面之间的接触,并能防止因滑动阻力的增加而导致的燃料泵的效率降低。
另外,由于由树脂形成泵壳体,因此,与泵壳体例如由金属通过铝压模法等方式形成的情况相比,能以低成本形成泵壳体。因而,能提供低成本的燃料供给装置。
另外,在本发明第二技术方案的燃料供给装置中,在上述壳体内设有经由上述突出部对上述泵壳体进行支承的底座部。
根据本发明第二技术方案的燃料供给装置,当燃料泵载置在壳体内时,壳体的底座部与外壳壳体的突出部抵接。因此,底座部并不与泵壳体直接抵接,而是能经由突出部对燃料泵进行支承。其结果是,即便产生排出压力的反作用力等外力,外力也不会从底座部直接传递至泵壳体。因而,能可靠地抑制由树脂形成的泵壳体的变形及叶轮与泵壳体的内表面之间的接触,并能有效地防止因滑动阻力的增加而导致的燃料泵的效率降低。
另外,本发明第三技术方案的燃料供给装置形成为经由上述突出部的根部对上述泵壳体进行支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美姿把,未经株式会社美姿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6118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梯系统
- 下一篇:一种可拆卸的直通式太阳能真空集热管





